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扬在小太阳儿童感统会所的亲子讲座(图)

(2007-12-17 09:21:48)
标签:

育儿/亲子

分类: 子女教育

飞扬在小太阳儿童感统会所的亲子讲座(图)
整理/飞扬豆豆(邢台飞扬心理咨询)

 

12月15日,飞扬心理咨询中心的王彦辉老师应邀到邢台市小太阳儿童感统训练会所开展亲子教育讲座。十几名家长朋友冒着严寒前来听讲。课后,部分家长就亲子教育有关的话题进行了热烈交谈。

 

小太阳感统会所设在港龙C区,是我市引进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系统的专业儿童服务机构,开设0-3岁亲子园项目和3-13岁儿童感统训练项目。简单讲,感觉统合训练是训练儿童视、听、触等多种感觉统一整合的方法,可以广泛改善多种行为、注意力、学习困难等儿童障碍,对正常儿童的健康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太阳感统会所的负责人冯老师精心准备了这次讲座。

 

王老师的讲课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亲子教育中的几个理念;第二部分是做好家长的四个角色。以下是整理的部分发言。

 

第一部分亲子教育中的几个理念
一、亲子教育是在接受生理遗传因素基础上来谈的,尊重遗传因素是开展亲子教育的一个要素。孩子部分个性、气质具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比如:内向、外向,安静、好动等等。这样的理念有利于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充分认识,以及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

 

二、做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娱乐能力,这些能力都要靠学,而不是天生就来的。


三、教育孩子就象养花,花长的好坏,园丁要负责,父母就是园丁。生活能力,情绪表达,时间管理,做人处事,学习贞阅读兴趣都是需要父母来培养。


四、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有没有,如果非要找一条的话,可以是:“尽早给孩子建立规则,让孩子知道与父母的界限,什么是孩子,什么父母的。”
分清孩子与父母的需要:喂食,穿衣,吃零食,拥抱等;玩火,洒水,玩泥巴,跟邻居小孩玩;看电视,在奶奶家玩,去商场,爸爸给你找个好阿姨。写作业,穿鞋子,整理书包,洗袜子,叠被子。举例:以色列的拉莎不给孩子买橙汁。

 

第二部分,做好家长的四个角色:
养育者,爱心,
孩子是在爱里长大的,感觉到自己的充实,自信,安全,不会太多的哭闹。多向孩子微笑,多注视孩子,抚摸孩子,逗孩子玩,尽量多而有意义的陪伴孩子,这就是爱的过程。有时候想休息,想看看电视,但不要忽略了孩子。不是不能离开,而是要表达出来,离开后还会回来。
五个半月上班,要亲孩子,告诉孩子会回来的,或者给孩子一个替代物。
排泄训练,是孩子接受父母意图的一个过程,要耐心;
断奶喂食,也是孩子接受父母意图的一个过程,父母可能表现的不耐烦。
爬行和学走,是孩子产生独立意志的一个标志,会与父母的愿望产生冲突。要接受孩子自身的需要。
孩子遇到了困难和委屈要替孩子承担,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温暖的港湾。让孩子在这个港湾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的,有价值的。

 

警鉴者,真心,
光有爱心还不够,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
吃糖、玩玩具、看电视、用火、用电,通过这些小事情,给孩子建立规则,既能保证孩子的发展,也为将来打好基础。要在该坚持的地方学会坚持。这是使孩子分清自己与父母界限的重要原则。两岁时玩玩具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五岁时看电视就会更任性。
有时候,不能向哭闹妥协。三岁时,不该满足的满足了,十岁时,就会闹的更厉害。十六七的时候,给你要手机,你就管不了。孩子会认为给父母要是应该的。他分不清自己和父母,认为父母就应该为他做,父母的钱就是他的钱。
在维护规则这方面,父母表现的稍强一点,是可以的。
打孩子可不可以?要分清打的意义,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而是为了起到警鉴作用,让孩子建立有效的规则,也就是边界。

 

引导者,耐心,
孩子的认识和技能不是天生而来的,需要家长的引导。遇到困难了,父母过来了解事情的经过,引导孩子对问题的认识,示范可行的方法。不但可以解决孩子的困境,还可以化解情绪,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力量感。
孩子不能自觉洗手,吃东西前及时指出洗手的必要性,一起去洗,示范个样子,让孩子在行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而不是对他本人的贬低。去去去,洗手去,脏死了。孩子就是去了,也嘟着嘴不高兴,没有动力。洗完了,及时表扬,表扬洗手的行为,也展示干净带来的愉快。
怎么表扬,使劲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要夸的是地方。表扬点要准确,要击中要害,泛泛的表扬等于无力的表扬,等于白表扬还有负作用。要为夸孩子的价值而夸,为引导孩子的好行为而夸,不是满足父母自己的开心和炫耀。
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容许孩子犯错,犯了错以警鉴的态度去指出来,是为了建立规则而不是训斥和打骂。

 

好伙伴,童心,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和交流的必要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陪伴出来的。孩子会认为你是听懂他们话的人,是理解他们的人。六岁不与你一起看电视,十岁不与你谈学校,十五岁时孩子就变的刀枪不入了。
与孩子同劳动,同学习,同游戏,同看电视,同打电子游戏等等,做孩子的好伙伴。
有了笑话一起分享,有了电视一起谈论,有了急转弯相互考一考。
这个角色迫使你去解决孩子看电视的问题,玩的问题,打电子游戏的问题。

 

飞扬在小太阳儿童感统会所的亲子讲座(图)

 

 

 
本博客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原创,如有使用,敬请告知。
咨询QQ344194495    心理热线0319-3300551
咨询邮箱
feiyangxinli@tom.com 飞扬心理阅读QQ群:41351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