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李白是古惑仔”更可怕的

(2007-08-13 15:07:21)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自我心路
 比“李白是古惑仔”更可怕的
文/飞扬心理网·王彦辉


首都师范大学讲师檀作文的新书《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面市后,唾弃之声随之而来。著名作家陆天明称这样的提法是标新立异,对历史的解读没有边界;著名学者朱大可委婉地表示,这种讲叙历史的方法属趣味史学;北师大教授张柠干脆称之为恶搞,说当今的学术语言更象古惑仔;更有知名作者劳拉将之称为“瞎说”。(燕赵都市报07、8、12日新文艺周刊)

 

媒体“倒古”之声一片,不见“挺古”之声,反映了公众话语权一边倒的现实状况。

 

古惑仔是什么?古惑仔是粤语地区的一个独有词汇,泛指那些个性张扬、特立独行、常有脱俗超凡、惊世骇俗表现的年轻人,后也指打打杀杀,无是生非的年轻人。檀作文在他的书中有如下解释:不了解“古惑仔精神”的人,或许以为“古惑仔”是只知砍砍杀杀的小混混。“古惑仔”是一种精神气象,是源自生命的激情,是一曲青春的赞歌。“古惑仔精神”在李白身上的具体体现,是“诞而无畏”和“风华绝代”。

 

檀作文是给了古惑仔明确注解的,李白的古惑仔非打打杀杀之古惑仔,实在是少年无畏、激情四张、释放生命活力的典型代表。

 

“倒古”声中,都把古惑仔视为打打杀杀的小混混了,可能是港台片看多了吧。人们不能容忍把李白划入小混混之列,于是想当然,凭猜想的展开了批判,轻率而有失严谨。

 

长期以来,我们读着李白的诗,诵着李白的歌,把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形象深深刻在心底。李白少年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励学故事又影响了几代人。聪明好学、惜时刻苦的李白怎么可能是“古惑仔”呢?

但凭心而论,我们对李白的了解并不多?一个醉酒诗百篇,戏斗宦臣高力士的李白,其言行何等出位,怎么就不能是个义气风发、个性卓然、桀骜不驯的古惑仔呢?对李白表达这种看法的并不只檀作文一个人。早有一位来自北师大的帅哥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的会员康震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专门讲述李白特立独行、奔放张扬的品行。只是康震先生还没有敏锐的发现古惑仔这一词汇对个性独特、不流世俗的高度浓缩价值。或许康震先生发现了,担心引起误会没有使用这个词汇。

 

历史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事实,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允许我们千年之后,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历史需要有人去研究,历史需要被尽力还原其真实。通过诸位学者的探索,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会不断涌现。一个论断是否成立,是由论据来说话,并不依我们的意愿和善良感情行事。李白是不是檀作文所说的少年意气之古惑仔,要由他提供必要的史料来论证。我们没有理由脱离具体的概念而认定他的论断是错误的。退一万步讲,如果有史料证实李白是那种打打杀杀的古惑仔,不可以吗?

 

如此,一个关于李白是古惑仔的论断,遭遇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和批判,令人匪夷所思。不允许别人说李白是古惑仔,比人们说李白是古惑仔更可怕,这无异于对公众话语权的粗暴剥夺。简单说,就是不允许别人意见与自己既定看法相悖,也算是霸权的流毒了。

 

理解上的错位,使批判流于轻率;内心的固着,使批判显得偏执;情绪的冲动,又形成了蜂涌而上的态势。现在檀作文和他的“古惑仔”就面临着这样万箭穿心的境地,面临着“有色眼镜”的“谋杀”,面临着众人的冲动,却是带给他一个人的惩罚。

 

 

 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与范围(详情点击)

 
本博客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原创,
如有使用,敬请告知。
咨询QQ344194495心理热线0319-3300551
咨询邮箱
feiyangxinli@tom.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