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12届北京国际车展
(2012-04-30 14:25:13)
标签:
北京车展品牌车节能环保豪华车车模展览服务杂谈 |
分类: 展览纵横 |
俺与车展,有一种割不断的情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参加了北京车展的运筹,先后到日本东京和德国法兰克福参观了那里举办的国际车展,如梦一般,大开了眼界。上个世纪最后三十年,正是日本汽车业崛起的年代,那儿的新车和车模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而法兰克福汽车展的规模之大,数全世界之最。让你跑断了腿,也才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相比起来,那时中国的汽车工业,除了一汽和上汽红旗和上海牌汽车,几乎没有别的自己的品牌牌。于是,我们终于也要办自己的汽车展了。
初期的车展主要是在老国展,上海的就是在虹桥两个小展馆,从场地、品牌及办展的管理水平都不能与今日同比。中国车展确实经历了从主办单位的合作模式,场地的限制,城市的交通等等困难,走过了风风雨雨的蹉跎岁月。
2
3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展览的规模也迅速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专业展览业的发展。于是北京在顺义建起了新国展,室内面积首超过了十万平米,上海浦东的新国展,面积已近二十万平米。汽车展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在全国遍地开花,全国一年的车展不下十个,当然只有北京、上海的车展是A级的,就是由制造商参加,展出数量不少的首发车和概念车,其余许多地方的车展则大多由经销商参展的。
说起车展的发展历史,也许不是今天要说的主题。主要还是要看看最近在北京举办的车展情况。
4
1
本届车展在创新·跨越的主题下,不管在内容和规模上确实有了新的跨域。2,000多家厂商参展,除零部件在老国展外,展出整车1,125台,全球首发车120台,概念车74台。数量如此多的首发车和概念车,在世界车展上都是空前的,说明中国汽车工业和市场发展的良好前景。在世界经济危机和能源价格高涨的形势下,中国也许是国际汽车市场最后一块肥肉,潜力是空前的。
从展出形式来说,国内的汽车厂家大多有了国外的合作或合资伙伴,展出几乎是同台的,就是在E1馆的北汽、一汽、上汽及广汽的展台,已经与国外或合资展台无多大区别,开放的展台,靓丽的汽车和车模,如不是行家,几乎看不出与外国厂商的差别,都是国际一流的。但是从车展开幕以来媒体的报道,至今,我们还没有自己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和真正的品牌,红旗车几上几下,投资几百亿,至今未能占领国内的汽车市场。每个城市的街上都是万国汽车博览,这在世界上很少见,只有那些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国家才会这样。日本、韩国几乎清一色是国产车,甚至德国和美国,在能源危机前大多也是本国制造的汽车,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日本制造的节能车迅速占领了世界主要市场,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和超越。如今在混合动力和电动车上谁能脱颖而出呢?
虽然节能车的展出数量也不少,有88辆。也有相当一部分小车,如奔驰旗下的Smart及菲亚特的小型车,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马路上看到的多是排气量大的车,咱们的空气质量何时才能改善啊?
5
8
10
11
13
14
由于中国的新富对名车、大车(SUV)的片面追捧,这次车展展出的豪华车,跑车及越野车格外多。要知道这种车的销售,利润要大于普通车的好几倍,厂家也就不顾什么环保节能,在这次车展上纷纷亮出自己最新款式。有意思的是这些豪华车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在一个还没有全民富裕的新兴国家,这样的现象岂非咄咄怪事!再想到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对这些车的追捧更让人哭笑不得。
15 各种豪华车及跑车在展会上风头十足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车模最早是在日本车展上发明的,如今日本在经济不景气和环保的情势下,已把重点转入环保节能,这次日系车厂商的模特已比以前大为减少。而中国、韩国厂商的车模却是越来越露骨,车模的风头超过了那些新车,有的媒体对此已有微词。本人不在这里累述
交通是主办单位及所在城市的政府安全部门最关心的大事,本届车展的主办单位及北京市政府已经联手事先作了不少安排,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第一天媒体日,也是车展开放的第一天,应是参观人员相对最少的。我是坐着公司的班车去,应该是最便捷的。由于新国展远离市区,车展期间虽然作了特殊的交通安排,但在新国展周边还是看到了车辆乱停,离展馆较远处车就不能进了,许多公司的车模小姐在路口举着公司的牌子等候主人还是他们的客人。虽有城铁和特殊安排的摆渡车,但在公众日里的巨大人流不知是否能够应付。
3.车展现场的服务
a.
b.
b.现场有了相当多观众休息的地方和不同档次的餐饮设施,使观众可以随意地选择休息和餐饮,这是比较人性化的;
c.
d.
e.
2006年后的车展搬到了顺义新国展,自己也暂去了瑞士,这次回来是第一次到新国展看车展,应该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上面就是参观这次车展的所见所闻和感想。
通过本届北京汽车展,看到了中国汽车业及其车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希望今后的车展在选择展品时应更突出环保节能。展览现场要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组织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展览绝非易事,里面浸透着主办单位及相关的服务单位以及所有参展的工作人员智慧和辛苦。为了赶时间,展览运输、搭建及安保人员在展览开幕前日以继日,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时仅向他们致以敬意及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