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川地震杂谈 |
分类: 感悟随笔 |
作者:德鲁笔
自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两周,我们的生活似乎完全改变了。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没能奔赴第一线去参加救援,只能眼睁睁地通过媒体关注前线传来的每一条揪心而又感人的信息,除了捐款,似乎什么也没干。有个新浪网友问我“你作了什么”时,真有些惭愧。不过,这次灾难,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和感动,在思考和感动之余,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也许对于十三亿中国人民中的大多数他们除了关注地震中的受难同胞,去捐款、甚至献血,可做的毕竟有。但是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将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这次灾难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次灾难的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一次最好教育,相信灾难带给人民和政府的思考和启发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在此,我愿把自己想到的与大家交流,如有点滴想法能对救灾有用就是我莫大的欣慰了。
1.这次地震中政府和全国人民表现出的迅速反应和关爱,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精神与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比起来,有了巨大的进步。今天的中国变得更加开放,政府更加得力,媒体的反应更加迅速,更加透明。由于经济的大发展各方的支援的支援也更有底气了。当年唐山大地震后,我们用自家的小床搭的窝,风晒雨露地在长安街住了两三个月,那时还很少有帐篷。
2.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是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于完善。建议边远地区都应配备卫星通讯系统,在和平时期,象直升飞机之类的运输工具应更多的运用在民间,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直升飞机被普遍的用于民间的救护或商用,如突发的车祸,体育运动时发生的受伤事故都会用直升飞机把伤员直接运到医院,应在更多的地方建起直升机的停机坪,如医院、大楼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人的生命比什么都宝贵,如果救治得力,可以大大减轻伤亡。
3. 据媒体报道,这次学校伤亡惨重,看来学校的建筑质量有问题。北川中学的三座教学楼其中被划为危楼的倒没有死伤,相反,两栋后建(分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的楼却伤亡严重,值得深思。
4. 在四川这样一个地形复杂的地方,一旦大灾发生后,救援力量很难进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何况大地震后遭到严重破坏,这次地震,进入边远山区的灾区,大多在几十小时后,大多受灾人员是在当地人民在相互帮助中自救出来。因此第一时间的自救变得很重要。今后要加强对百姓对灾难的自救能力,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这项工作也不能忽视。日本、欧洲等国平时经常会举行一些模拟战争或灾难的演习。
5. 学校抓紧时间复课是好的,常常为各地重视教育的精神所感动。但开始阶段,最好不要马上开始全部正常的课程,而应以心理开导和人文教育为主,帮助孩子们从灾害的惊魂中恢复过来,让他们感到关爱和温暖,更不要马上就开始测验、考试。我们的考试制度太严厉了。
6.大灾过去后,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总结经验教训,把大难中呼唤出来的大爱一直延续下去,希望通过这次灾难,作为中国在软建设中一个新的拐点,不但重视经济建设,更重要的是提倡对人的关爱,提高精神文明的程度,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大地震后的许多大事政府、社会各方和媒体已经作了很多工作,如防疫、安置灾民生活及重建家园等等,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愿随时准备为国为人民尽一点微薄之力,位卑不忘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