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2007-11-03 21:38:31)
标签:

生活记录

上海的变化

五金展

徐家汇

衡山路

交通大学

分类: 感悟随笔
作者:德鲁笔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高楼大厦旁的徐家汇公园

 又一次回到上海,我的心情平静而又愉快。由于工作的需要,常有机会到上海出差,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从1965年秋离沪到现在离家四十二年,只回去过了两个春节。母亲在世时,每次离别,都是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和看到她的伤心泪,而我在每次走前,总要把家里小缸里的水打满,因为老房子用水不方便。。。真希望缸里的水永远用不完。走时总让妈放心,说我在外一切都好。妈一个人在家挺苦的,省得她惦记。

 

前三十年,上海的变化不大。只是最近十几年,上海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架桥快速道把这个城市抬高了几十米,原来的老房子和路都不见了。我的家和小学都没有了,母亲也过世了,上海对我来说变得陌生了。只有她特有的湿润的空气和上海小菜对我还有亲切感。当然,还有我自己的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让上海人不把我欺为“乡下人”,因为我的外貌和生活习惯已离他们很远。

 

这次回上海,住在徐家汇的一个旅馆。出入很方便,除了到浦东新国展中心看了国际五金厨卫展,其余的时间有机会到处逛逛,特别是离衡山路和徐家汇公园很近,有机会亲眼目睹上海城市的美以及老百姓的生活。

五金展工具的展台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先说展览。五金厨卫展是中国五金协会和德国科隆展览公司共同组织的。一到会场,就看到观众很多,且大多是专业观众和买家。特别令我惊讶的是外国买家也不少,据说占观众比例15%呢!他们拉着行李,或仔细地关注他们感兴趣的展品,或在展台上进行商务谈判。这个展览海外参展的比例不高,除德国、意大利一些厂商外,还有一些台湾的公司参展,其余大多是国内的中小企业,以江浙和福建一带的尤其多。参加这样一个展览,摊位费也不低呢,但问及一个小厂商时,他们说,有生意做,还是要来。

展览会上厨卫的展台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五金协会和科隆的合作,使这个展览扩大了规模,约有六万多平米,又增加了海外买家。协会有国内厂商的资源,德国公司有海外买家的资源,双方合作,是多赢(win-win)的局面。不少外国买家还是从广交会上过来,我遇见的两位澳大利亚客商就是从广州过来的。目前这个展览在亚洲的同类展中是最大的,在世界上仅次于科隆五金展。 

徐家汇公园门口的喷水池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公园旁边的衡山路及路旁的梧桐树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在公园晨练的上海市民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姚明的故乡篮球“不打不兄弟”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公园里一位美国雕塑家的作品“新一代”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除了会朋友、见亲属,几天的时间里,常在衡山路和徐家汇附近逛。儿时的记忆中,徐家汇是乡下,因为我有一个舅舅住在那里,现在却成了商业中心。特别是徐家汇公园,是个开放的公园,面积很大。里面绿树荫荫,桂花香扑鼻,早晨广播里还放着用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演奏的中国名曲,听起来让人感慨万分。附近不少市民在此休息,晨练,一片和谐的气氛。这些在我儿时是不敢想像的。所见所闻用图片来说明吧。

交通大学的校门口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交大的图书馆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在徐家汇附近偶然发现了交通大学,就大摇大摆地进去溜达了一圈,没想到交大还有不少老建筑,颇有好感。几张图片在此与大家分享。

 

现代都市里交通大学的老房子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上海――我的故乡(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奥运前的北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