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上海的变化五金展徐家汇衡山路交通大学 |
分类: 感悟随笔 |
前三十年,上海的变化不大。只是最近十几年,上海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架桥快速道把这个城市抬高了几十米,原来的老房子和路都不见了。我的家和小学都没有了,母亲也过世了,上海对我来说变得陌生了。只有她特有的湿润的空气和上海小菜对我还有亲切感。当然,还有我自己的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让上海人不把我欺为“乡下人”,因为我的外貌和生活习惯已离他们很远。
这次回上海,住在徐家汇的一个旅馆。出入很方便,除了到浦东新国展中心看了国际五金厨卫展,其余的时间有机会到处逛逛,特别是离衡山路和徐家汇公园很近,有机会亲眼目睹上海城市的美以及老百姓的生活。
五金展工具的展台
先说展览。五金厨卫展是中国五金协会和德国科隆展览公司共同组织的。一到会场,就看到观众很多,且大多是专业观众和买家。特别令我惊讶的是外国买家也不少,据说占观众比例15%呢!他们拉着行李,或仔细地关注他们感兴趣的展品,或在展台上进行商务谈判。这个展览海外参展的比例不高,除德国、意大利一些厂商外,还有一些台湾的公司参展,其余大多是国内的中小企业,以江浙和福建一带的尤其多。参加这样一个展览,摊位费也不低呢,但问及一个小厂商时,他们说,有生意做,还是要来。
展览会上厨卫的展台
徐家汇公园门口的喷水池
姚明的故乡篮球“不打不兄弟”
公园里一位美国雕塑家的作品“新一代”
除了会朋友、见亲属,几天的时间里,常在衡山路和徐家汇附近逛。儿时的记忆中,徐家汇是乡下,因为我有一个舅舅住在那里,现在却成了商业中心。特别是徐家汇公园,是个开放的公园,面积很大。里面绿树荫荫,桂花香扑鼻,早晨广播里还放着用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演奏的中国名曲,听起来让人感慨万分。附近不少市民在此休息,晨练,一片和谐的气氛。这些在我儿时是不敢想像的。所见所闻用图片来说明吧。
交通大学的校门口
交大的图书馆
在徐家汇附近偶然发现了交通大学,就大摇大摆地进去溜达了一圈,没想到交大还有不少老建筑,颇有好感。几张图片在此与大家分享。
现代都市里交通大学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