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菜之二--蒸菜

标签:
杂谈 |
蒸菜是流行于中原一带的很土很土的一道菜,也是一道可以当菜可以当主食的一道菜。
在现代人的眼里,它已经不土了,取而代之的是健康,甚至有些浪漫。
可以入蒸的菜很多,而且很多菜是日常大家不认为是或者不知道的,有些是不用去菜市场而就地摘取的。
春天来了,紫藤架下,你看见那密密麻麻垂下的含苞的紫藤花了吗?村头山下,你看见那一片一片绿中透白也在含苞的槐树花了吗?地头路旁,你看见那绵绵延延绿油油毛绒绒的扫帚苗了吗?还有那闲置土地上长出的齐刷刷的野苋菜,草地里平铺贴地的肥硕的马齿苋,家里摘掉不要的芹菜叶。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做蒸菜的。
把用来蒸的菜洗净晾干,这里说的晾干很重要,尽量要把洗菜时候的残留水分去掉,如果着急,不妨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挤压几次,让毛巾吸收一下洗菜时留下的水分。
把菜放在一个大一些的器皿里,洒下一层面粉(白面),用筷子均匀搅拌,让面粉吸附到菜上;过上几分钟,在撒上一层面粉,同样的方式搅拌。一般需要三次撒上面粉,直至搅拌后,感觉到每个菜叶上面粉均匀被吸附上,并且菜与菜之间绝不粘连,有些散散的颗粒状的样子。
把上述拌好的菜上屉蒸熟即可。
建议菜下垫上一层纱布,或者专用的笼布。一般我们看到没有夹生发白的面粉了,就是熟了,通常水开之后五六分钟。
菜出笼之后,加一些蒜汁、盐、味素、香油等调伴一下。
我个人感觉,这道菜,作为凉菜食用更佳。
具体味道吗,自己去体会好了。
在我老家,我老妈的蒸菜手艺是最好了,一般蒸好之后,经常会有半个村子的大婶大妈过来品尝。
在北京,我知道的是河南大厦一层中餐厅有这道菜。
还有一种蒸菜,我老家叫“让菜”,一般在婚宴上会有这道菜。
如果家里包饺子,饺子馅正好多了,不妨试一试。
具体来说,就是在饺子馅里,加少许的淀粉,和拌均匀。
在我老家,饺子馅大多是加红薯粉粉丝,所以无需再加淀粉。
把加了淀粉的饺子馅,放到一张较大的白菜叶子上,用手摊平,上屉。
上屉之后,在上面均匀的浇上一层打好的鸡蛋汁。
然后就可以开水蒸了,一般水开后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蒸熟的这道菜,像一个菜饼子一样,你可以切成均匀的方块,便可以直接食用了。
愿意的话,可以像吃饺子时候,加一些相应的作料,如米醋、蒜汁等。
凉了的,也可以和其他的杂菜一锅烩,作为大烩菜的其中的一道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