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点击率和给博文起名字的妙方

标签:
老糊涂《骆驼祥子》《祥林嫂》 |
分类: 球事一笼统 |
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刚写完,又想写。
我的博客访问量有28万多了,在普通人里面算比较高的。最近一年多几乎没有写啥东西,居然还多了好几万的访问量。
我经常心理窃喜,觉得自己写的东西还是有些读者的,直到刚才我发现了一个情况,才知道原来自己太拿自己当事了。
在博客的“个人中心”里有一个“访问统计”的菜单,通过这个菜单,我解开了一些谜底。这里面可以看到博文的访问来源,也可以看到博客近一个月的访问量走势。通过这些数据,我惭愧并明白了我一个并不想明白的事实。
我看见有的包个饺子是啥馅的都要写上,并且还有一堆人捧臭脚,访问量天一样高。那是名人,咱比不了。对于我等普通人,不在于你写的有多好,关键在于你写谁。
我总结是,要写名人,写某个行业和局部的名人。当然,这个名人不要是那种太公众的名人,否则你立即会被淹没在像耗子一样多的写公众名人的写手之中。
我发现我的访问来源里有不少直接来自google的搜索引擎,我点击之后,发现人家搜索的并不是我和我的博客地址,而是我们单位的两个老鬼,并且还排在首位。一个是在IPO领域的老大张绪生,一个是诉讼仲裁届老大彭学军。我的其他博文点击在鼎盛的时候,也就在三四百左右,但是关于和张绪生和彭学军相关的博文点击量几乎接近两千。
好几年前我写了一篇《竞天有个张绪生》,后来被同事发到了和张绪生业务相关的一些机构,据说,这些机构里很少有人不知道这篇文章,因为张绪生在那里太有名了,但是我写的完完全全是他本人西装下面的另外的事情。甚至有绪生的客户来访,要专门见一见我这个写他的人。
同样我写的《我和彭学军不得不说的故事》被同事发到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彭是该会的仲裁员。据彭本人说,他去开庭的时候,好多人专门来看故事里的那个真人。因为我没有写他的业务,我写的是他喝酒的事。后来很多人知道了我就是那个和彭学军不得不说的人。
就这样,我从他们那里赚取了许多知名度和点击率。
我写过我的一个流氓同学皇甫江大学时候的一些流氓故事(《我所认识的皇甫江》),但是这个流氓后来搞了文化产业,自己出书了,并且把我的文章放在显著位置。一时间我的博客访问量唰唰的提高。流氓有文化,真的很可怕。
五年前我在奥迪车友会了发了一个帖子《我家有车不很爽》,点击量一下子十几万,号称奥迪第一帖,好几年不沉。那毕竟是我花了血本,含辛茹苦的写了十几集啊。后来又一个哥们,就写了两个字:“如题”,靠,点击率那叫高,至今不沉,因为题目名字叫《在车里做爱》。
我前天写了在高球界名声很大的糊涂老师,题名为《老糊涂》,有朋友在QQ上给我留言说:“你把文章改一下名字吧,叫《我开始崇拜老糊涂了》。”
我说:“我不改。”
朋友很执着:“你还是改吧,听我的,这样题目会很抢眼。”
我说:“我不改。”
我当时之所以不改,其实我并不知道为啥不改,反正我就是不改。从访问统计里看到我这两天的访问记录,我明白,我不改是对的。
还是我刚才说的,不在于你写的好不好,关键在于你写谁。我如果改成《我开始崇拜老糊涂了》,就这个题目看,显然不是写糊涂老师的,而是写自己对人家如何崇拜的。地球人都崇拜老糊涂,你崇拜你的,太正常不过了,关人家屁事。甚至有博友提醒我“老糊涂不是用来崇拜的,是用来朝拜的”。文章名字直接就叫《老糊涂》,那就不一样,一看题目,大家马上就会想,糊涂老师出啥事了!毕竟那么多人天天眼巴眼望的关注着老糊涂,有的人关心老糊涂到底有多老,有人关心老糊涂到底有多糊涂,有人关心老糊涂到底有多少杆,更有人关心老糊涂那根杆最好使(来自某人博客)。
自从我写了糊涂老师,我这两个的访问量,像犯病一样的往上走。
此外说一下,中国现代最成功的作品有鲁迅先生的《祥林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还有无岩先生的《老糊涂》,所以然者何,文章名字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