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有女初长成(二)

(2007-05-20 10:23:56)

因为“掩耳盗铃”的故事让小女喜欢上了成语,缠着我给她讲各种成语故事。小女对成语的兴趣很浓,常常把成语用得满天飞舞。一次特别骄傲的对我说:“我张口结舌,把我老妈说得哑口无言。”我马上对小女提出表扬:“张口‘皆’舌,好!满口都是舌头,你很厉害!你妈说不过你,因为她只有一个舌头。”

 

从女儿会走路,我便带她出入任何场合,朋友聚会,歌舞厅,有时出差也带着她。养成了她不知道什么是陌生的习惯。小女和任何人都有很好的交流。

 

九五年底,我和张冰在兆龙饭店旁的红沸水餐厅吃饭,带上了小女。那时候她三岁多。几分钟她便吃饱了,然后便不知去向了。我们坐在餐厅门口,不用担心她会出去。我和张冰天南海北神聊,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结账,让服务员把女儿叫了出来。等我们三个人出门的时候,发现整个餐厅的十几个服务员和五六个厨师全都送了出来。我才知道,在这两个多小时,女儿已经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成为了朋友,并且还在一张小纸片上记上了他们的姓名和电话。

 

九七年五月,我出差的时候,带小女一起去了青岛,住在青岛邮电宾馆。我和两个法官大姐在酒店中餐厅吃饭,我女儿又不知去向了。吃完饭,服务员把我带到酒店的消防出口处,我发现女儿和七八个酒店小姐高低错落地坐在楼梯上,聊兴正酣。

 

一次老婆出差,我骑车带着女儿回家,她在后座不小心把小脚伸进轱辘里,脚被绞伤了,我领她到医院缠了厚厚的绷带。整个过程小女没有哭过一声。第二天是周末,我邀了几个天达的同事在我家打牌。大家邀三喝四的出牌,女儿便一动不动的静静地坐在旁边的小床上。同事惊讶地问:“小双,你在干什么呀?”“我在养伤,”女儿回答地特别平静。

 

三岁多的时候,我们便发现女儿对数字加减能够很准确地回答出来,但问到进位加减的时候,她不会马上回答,总是说“想一想”,然后回答。那时我们问的都是两个个位数的加减。四岁的时候,我问3548等于多少,她想了好半天,说等于83 。我发现她“想”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嘀咕,我确信她没有学过进位加法,便问她是怎们“想”出来的。她说是数出来的,就是从一数到83.。我听了非常惊讶,这个看似简单的累加实际上并不简单,因为从35之后,要同时计算两个数字,比如3635137352 ,以此类推。象汽车仪表盘上的两个计程表,一个是当前公里数,一个是总公里数。总公里数滚动的时候,当前公里数同时滚动。我又出了一道题,“38+59,并让她不要从一数起,试试从38之后数,女儿试了一下,数到97停了下来。减法也是这样。

 

关于女儿奇怪的计数方式,我咨询了她时任北大数学系付教授的舅舅,舅舅说是因为练钢琴的缘故,可以左右脑一起活动,因为钢琴需要左右手同时使用。到底答案是怎样,我们说不明白。此后我经常告诉别人说,小孩练钢琴可以开发智力。

 

可能女儿在钢琴上有所收益,但是,大多数时候她是很排斥钢琴的。一次我无意中看见女儿日记里有这样的描述:“我的妈妈很漂亮,也很温柔,但是只要我坐在琴凳上,她立即变成了魔鬼。我的爸爸经常瞪着一双无神的三角眼,在一旁为虎作伥。”发现她日记的时候,女儿已经接近小学毕业。我们建议她停了钢琴,她说她已经很有兴趣了。此后,在钢琴的学习上,老婆一直是很宽松的,毕竟不需要她靠钢琴吃饭。

 

女儿因不堪妈妈经常的提问,一次,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正方形,然后是长方形,接着是菱形,让妈妈猜她下一个应该画什么图形。老婆猜了很多,均被女儿一一否定。最后女儿不屑地说:“正确答案是,爱画什么画什么。”老婆顿时灭火。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我一山东同学曲雯,拉着女儿的手说:“你应该管我叫干妈。”

我女儿问:“为什么?”

“你知道我和你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吗?”曲雯又问。

“什么关系,我不会是你和我爸爸的私生女吧?”女儿警觉地问。

“你会告诉你妈吗?”曲雯玩笑地说。

“当然不会了!我觉得两个妈妈比较好。” 女儿的话让我很感动!

 

女儿参加了各种学习班,经常拿着我家的户口本报名,看见我总是在第一页,并且是“户主”,很不满,提出户主应该由她来作,并且说:“你别以为作爸爸有什么了不起,要不是有我,你根本就作不成爸爸!”在竞争户主没有得逞的情况下,我女儿画了一个户型图贴在我家门上,在主卧的位置上标明“户主 吴双徽”,次卧的位置是“户员 朱桂”,卫生间的位置上是“户奴 吴雷”。唉,户奴就户奴吧,辛苦挣钱养家本来就是户奴的活儿!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我女儿写了一篇《我为奥运喝彩》的小文。文中虚构了申奥成功后一个本应“唯利是图”饭馆老板请大家免费喝酒,和两车撞后相互谅解的事情,最后点题说:“奥运精神就是要让人们学会大方、宽容。中国人一直不肯宽容别人,这也是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一道障碍,而今天,我们终于跨过了这道几十年都跨不过的障碍。我为奥运喝彩,为奥运精神喝彩!”

 

看完之后,我说:“女儿,我为你喝彩!”

 

 

 

?/P>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