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金桥---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象征
在湛江8日,大体上走过湛江的主要景点。
湛江市的主要城区有二个区--霞山区和赤坎区。
霞山区原来是法租界,有许多法国风格的老建筑,如法国公使署,法国警察局,兵营,教堂等。法租界的边缘在哪里?就在赤坎区的寸金桥。这里发生过一场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故事。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898年3月11日),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即湛江)的无理要求,并于当年闰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军舰在遂溪县的海头汛(今属霞山区)武装登陆,强占海头炮台,四出烧杀掳掠,妄图扩大“租借”范围。敌人的野蛮的暴行激起了湛江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慨,进而爆发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头、绿塘、洪屋等村民众500多人在吴邦泽等的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歃血誓师,以大刀、长矛、木棍等为武器,攻打占领广州湾法国人的老巢。接着,湛江人民在代理知县李忠珏(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抗法团练,与敌战斗十余次,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数次进攻。
但是,清政府不顾人民的抗争成果,却向法侵略者节节退让,钦差大臣苏元春于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年11月16日)与法国海军提督高礼睿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期限99年。
正是由于湛江人民的英勇抗争,法国才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原来要求的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桥(即现在的寸金桥),这样,法租界的范围就由原来纵深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
寸金桥---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象征性建筑
寸金桥1925年遂溪麻章区绅民所建。此桥原名文章桥,改名寸金桥意为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1959年重修寸金桥,为水泥铺面的单孔石桥,长19米,宽12米,两侧各立栏柱18根。1986年7月,再修寸金桥,桥宽扩至22米,伸长至24米,为水泥钢筋结构。
寸金桥三字为董必武所题
寸金桥栏杆柱上的石狗,一个个也张嘴怒吼
桥侧有一组由五幅浮雕组成的巨型雕塑墙
http://s10/mw690/4b1fb977gd9ed3adb73e9&690
http://s14/mw690/4b1fb977gd9ed3c84dc5d&690
《浴血抗战》(1898~1899)http://s2/mw690/4b1fb977gd9ed45313c41&690
《半岛砥柱》、《忠魂颂》
http://s4/mw690/4b1fb977gd9ed44397e33&690
《红土魂》、《南海烽烟》
http://s15/mw690/4b1fb977gd9ed736bdffe&690
雕塑墙后面的文字
董必武题诗:
不甘俯首听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隔自由云。
http://s12/mw690/4b1fb977gd9ed6d84b16b&690
郭沫若题诗
郭沫若1961年到湛江观看粤剧《寸金桥》后题诗,诗中有“一寸河山一寸金”之句。
http://s16/mw690/4b1fb977g7c31577bc17f&690
http://s11/mw690/4b1fb977gd9ed655d7c3a&690
寸金桥公园大门
http://s5/mw690/4b1fb977gd9ed4341f1a4&690
抗法斗争纪念雕像【资料照片】(公园大门内)
http://www.easy-tour.cn/ddimg/uploadimg/20060213/163927937.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