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运动员的发力成就一场经典的比赛。
一场精彩的赛事,需要一个精巧的场馆设计来保障。
一个信息通畅的场馆中,每个经典的瞬间都足以引发一场信息世界的狂欢。
一场信息狂欢的背后,隐藏着一种现代的生活态度。
这种日见影响的现代生活态度,又逐渐融合成一种和谐的城市生活。奥运就是这样凭借环环相扣的科技细节,改变着北京这座8
月的“五环之城”。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8月8日揭开帷幕。这个预计全球收视率超过40亿的舞台上,除了精彩纷呈的赛事和顽强拼搏的选手,因奥运而变革的北京是另一个主角。而在暗中推动这种变革的,仍是无数的科技细节。
“科技奥运”是中国兴办本届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之一。但在千年以前,最早的奥运会上唯一的“高科技”只是往选手身上抹橄榄油,好让他们在看上去健美的同时,也能稍微减少点阻力。到如今,向人类运动和技巧的极限发起的每一次冲刺,都已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1分52秒09的200米男子蝶泳纪录,有强大的“鲨鱼皮”泳装的功劳;女子撑杆跳5.03米的新极限,背后有玻璃纤维撑竿的帮助;创造9.72秒世界纪录的百米赛道,更是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竞技气象学、训练科学和高新装备互争高下的竞技场。
激烈的竞技不仅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科技的暗战也已成为奥运会的一部分,因为“金牌银牌间的差距往往比头发丝还细微”。为这些“暗战”而疯狂的全球观众,也必须依赖日新月异的媒体科技来满足自己“参与”奥运的需求。
根据奥运会对科技的需求,科技部组织实施了1209个科技奥运项目。从奥运场馆的环保屋顶到节能门窗、反热玻璃,从新能源汽车到LED照明,种种得到应用的细节在表达技术概念的同时,也在引人注目地表露出“绿色关怀”。在这个被技术改变的城市中,以绿色为时尚、以环保为责任的生活态度也日渐成为主流。科技的、绿色的改变,最终会落实到对城市中每一个人的关怀上。
2008年8月之后的北京已经不像原来的北京,现代中流露出久违的人情味。这与奥运有关,却又不仅仅局限在奥运范畴。这也许是个蝴蝶效应,奥运只是引起这座城市面貌改变的最早一只“蝴蝶”,更多的效应来自为了保障奥运而在各生活环节中层层延伸的幕后科技。或者动用一下想象力,我们今天能享受到新地铁的便利,也许就得益于一场激烈的比赛,得益于人类对生命极限永不止息的探索和追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