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 刘剑霞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在美国的见闻 |
感恩的心
刘剑霞
今天一天我都在佛光山,因为是周日,有共修课。
愿将今天念佛、诵经以及所做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我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与我有缘的所有朋友、一切有情,愿他们业障消除,信愿念佛,戒恶除妄,离邪降魔,断欲止祸,求生极乐,往生成佛。阿弥陀佛!
作者:贤锐
以“沙里淘金”的心态,去找别人的“功德”;不要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去看别人的过失
受人涓滴之恩,皆当存涌泉相报之心
观功念恩,观过存怨
一.
大乘增上生道,学必依师。而圆满德相知识,必为佛所示现,未能有观功念恩等流,必难感得真善知识摄受,即得摄受亦必落在泥梨中。
例:正喻——弥勒日巴尊者
反喻——善星比丘、提婆达多
今,吾在团体中,虽无法直接随侍师傅,却正可以利用同行相处之因缘,“观功念恩”(取靶习射),创造好等流,而后可如理依师。
2、创和合团体之因
欲成就大乘佛道,需生生感得清静和合僧团之保护,与此中增上。今在家法人团体,正是此因。而障碍团体和合之主因,乃是彼此之观过念怨,互造违缘。如此则来生难感得清静和合团体摄池,故观功念恩实为重要课题。
3、转染污世间为十善人间,为正法植田
建立正法,赖外护环境维持。然今世间,谜于五喻,各为己利而观过念怨,造三恶趣因。故而于教师营、青少年班等提倡,期以观功念恩为首贴良药,转化社会观过,成十善人间,俾正法有良田可植。
二.
1)其尊重虽德增上,若就少有过处而观察之,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得为成就因。
2)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维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师过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
3)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弊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弊见过之心。
2、念恩
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
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
沉溺有害,把济我者;
我入恶道,示善道者;
我缚有狱,解释我者;
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
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熄灭;
应作如是想
三.
以“沙里淘金”的心态,去找别人的“功德”;不要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去看别人的过失。
例:德育古鉴63页“陈瑾”
2、学念恩
受人涓滴之恩,皆当存涌泉相报之心。
例:曲园笔记17页“丐者”
3、做好记录
以上二者,多以记录、反省方式来做,使养成“观功念恩”之习气。纪录时,勿求“觉受”,虽感觉不深,仍宜常习。
四.
看事情,我们常喜欢看反面,挑毛病、批评别人,以高标准框人。瞪大眼睛看人过失,却从不曾自我反省检点。
例:德育古鉴63页“祝期生”
2、认识人与人之间的违缘
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2)认识亲、中、怨
3、转化的方法
1)看杯面不看杯底
不要往不好的一面看,多多观察其功德面,就其某一功德缘念;
公式:虽然,但是。
喻:虽然他理路不清,发言冗长,但是为人正直,一丝不苟。
例:王善人行宜选集76页“给族兄和事”(找好处,开了天堂路)
2)论心不论事
对人之行为,不要从事相上去看,每种事相都从其动机去替他想。
公式:虽然,但是。
喻:虽然他每次都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但是它确实是很卖力在做,大清早出门,意乐相应。
例:德育古鉴64页“陈实”,65页“仇”
3)改变观察角度
每一种事相,我们往往可以从正、反两面去解释,吾人因观过习其所使,往往会从坏的角度去想,既有量中“可能”,为何不从好的“可能”去想呢?
公式:也许不是,而是因为。
喻:(听经时,某甲趴在桌上睡着了。)也许他不是没兴趣听,轻蔑师长,而是因为它白天太累了,他如此努力来听,好难得啊!
例:德育古鉴61页“郭泰”
4)将心比心
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要常用“假如我是他”的心情去观待。
(凡人皆替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却对别人严加指责;学佛者应多替别人寻原因、找理由。)
例:德育古鉴157页“刘宽”
五.
依知见力故,清楚明白。但心不随烦恼转,不会因为人家的对错而生贪瞋。反而因为者些不好的“境”让我得到“法益”,故对之感恩。
2、如何对不好的“境”观功念恩
他让我集资粮,谢谢他!
“善是我师,恶是我资”
例:曲园笔记31页“朱新莆”
3、他助我修忍辱,谢谢他!
“若有不思自法衰,为净我恶而行损,
我若于此不堪忍,忘恩何有过于此。”(本生论)
4、他是我的善知识,谢谢他!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示现反面来教导我,避免我往错误方向走,这是师长三宝在加持我。
(注意:不能以轻蔑心想:哈哈!你是我的“善知识”)
例:德育古鉴150页“范纯仁”
六.
夫妇、亲子之间相处,最易观过。乃至彼此皆学广论,反而更亦以法镜相照(你为什么不对我观功念恩?)故以法镜反照自己最为重要,转化违缘减少观过。但不必正面去观功(如:他替我洗碗、洗衣服,我去观功),否则很容易增长情染,越观越爱对方,越放不下。
2、在生活中对境时串习观功念恩
要调服自心,与观功念恩相应,远离观过,并非单是纸上记录或者常想着这些观念就能转变身心相续。需以“皈依”为基础,对境时挡住烦恼,因之而生观功除过才能得力。然今本文所述浅法,亦宜长期实践,于生活间串习间力正确概念,以作彼之前行。
不要把“感恩”挂在嘴上,要植入心田。
常面对甲述说乙之功德,彼此随喜效法增上。不要对甲述说甲之功德,形成互相赞美,下之则为标榜,增长慢心、名利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