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阳朔两日游之遇龙河漂流

标签:
桂林阳朔自助游遇龙河漂流旅游 |
分类: 边走边看 |
不知道是我的运气不好,还是运气太好,在阳朔的第二天下起了小雨。有一种说法叫作“夜上海,雾重庆,雨桂林”,也就是说,雨中的桂林(阳朔)是最有韵味最具诗情画意的。我有幸亲眼见识了濛濛细雨中的阳朔,确实美得摄人心魄。一切都仿佛电影中的画面,有如仙境一般。亲临其境,真的很容易达到“物我两相忘”的境界。
在阳朔,十分流行的一种自助游方式就是租辆自行车东游西荡,随意欣赏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尽管当天一直下雨,我还是租了辆自行车,也不管那么多,披上雨衣,顶风冒雨就出发了!想玩得开心,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很多游客会选择骑自行车游阳朔,风雨无阻。
其实我当天的安排倒并不是“雨中单车游阳朔”,而是要去感受一下传说中的遇龙河漂流。从西街到码头是没有公交车的,游客一般都会选择蹬着自行车过去。距离不算远,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码头。由于一直下雨,骑车很辛苦。到码头的时候,还没下水玩漂流,我就已经基本上淋成了落汤鸡,又一次湿身了,幸亏第二天没“淋病”。
喜欢这种感觉,虽然我拍得不美。
你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船上看你。
一蓑烟雨任平生。
朦胧美
时间有限,不能漂全程(其实也没必要漂全程,不划算),只能漂遇龙河的一段。我玩的是朝阳码头到工农桥一段,终点距离大榕树非常近。遇龙河其实是漓江的一条支流,据说电影《刘三姐》就是在遇龙河拍摄的。为我撑船的老师傅途中兴起,扯开嗓子唱了几句《山歌好比春江水》给我助兴。在阳朔,在遇龙河上,听本地人唱这首歌,别有一番味道。我的兴致很快被老师傅调动起来,于是跟他一起唱。老师傅的声音虽然略显苍老,但却没有任何雕饰痕迹,真正的原生态。
撑竹筏的师傅
遇龙河岸边的一家旅馆,据说是个美国人开的。
船家指给我看,说右边的这座山很像一只兔子。嗯,的确很像。
由于前不久刚去过武夷山玩漂流,之前我想当然地以为遇龙河漂流应该大同小异。其实差别还是蛮大的,感觉也完全不同。如果用“刺激”来形容武夷山漂流的话,那么雨中遇龙河漂流则可以用“诗意”来形容。有几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也有几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味道。遇龙河的水很平静,悠然自得地坐在小竹筏上,看烟雨迷蒙,看碧波荡漾,看小桥流水,看两岸青山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好不惬意!神仙般的生活大概也就不过如此吧?
这一段河水特别清澈,能看见下面的水草。
这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提到的鸬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