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二岁,对我来讲是一个残酷的概念。以后每当我的父母向别人说起我时,他们都要说:“我儿子已经二十多岁了。”面对如此场景,我总是愧不敢当。二十多岁的人总要应该有所成就,而我却两手空空。
顾城,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注定用它寻找光明”这样的诗句;朱朝辉,二十多岁的农村小混混,已经骑摩托车从黄河上空飞过;我的一个外地远房表兄,二十多岁已经儿女成双。这些人和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座座里程碑,摆在我二十多岁的道路前方,使得我拼命奔跑。
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曾有过很多偶像,我总会拿自己的年龄与他们比较,当他们的年龄减去我当时的年龄,差是一个很大数字的时候,我会心安理得地认为,毕竟他们比我年纪大出许多,所以他们的功名成就与我的默默无闻均在情理之中;当年龄差这个数字愈来愈小,即将趋近于零甚至成为负数的时候,我便开始坐卧不安,心中涌动着悲哀。
就是在这一夜。我开始感觉到生活的并不轻松。
需要说明的是,《草样年华》的作者孙睿出生于1981年,同样是80年代生人。
我和这些人的年龄差也“愈来愈小,即将趋近于零甚至成为负数”了,而我却似乎还是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好像有个日本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有人说太阳是不可直视的,同样不可直视的,还有历史、婚姻和别人的成功。
这就叫嫉妒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