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二三事

(2009-10-16 09:27:19)
标签:

杂谈

                               国庆二三事(一)

 

    北京到底是首善之区,所以很早就能体验到国庆节到来之前的喜庆气氛。西二环护城河边上的人行道又翻开了,装上很漂亮的景色灯,许多单位的大门口都摆上了花坛。让人眼前一亮。所以就更按捺不住期望节日早点到来。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连放假,一次放八天,嘿嘿!八天啊,不用上班了。节前好早就有规划,想放假期间到上海、苏州、昆山去逛逛。一来走走亲戚。二来去看看,那边有什么发展机会没有。

 

                                     买票

 

   先说说买火车票的事儿。建议铁道部以后修志的时候把北京这几年一票难求的事情浓墨重彩地好好写写,以永载史册,留给后人。让我们子孙辈的知道当年他们的父辈或爷爷们是怎样的为了一张火车票,托关系的托关系,通宵排队的通宵排队,找票贩子多出钱的,用我们老家的话说是,法子想尽了,锣打破了,就差没持刀上西客站的售票厅硬抢了。还别说,有一天真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大家一点都不奇怪。为了买一张票人都挤死过。还有什么事情出不了呢?扯远了。。。。。。。。。嘿嘿,为了这次出行,我和老婆提前个把月就计算好买票的日期。准备买29号的到苏州直达的,转道昆山。9号晚吃了晚饭就到住处附近的售票口等着,7点出票,六点五十五分的时候。售票点的电脑死机了。同志们,我们常常说:“节骨眼上,节骨眼上”。什么叫”节骨眼上“?这就是节骨眼上。售票处抢票比王老虎抢亲还紧张,紧要关头,死机了,这不是扯蛋嘛!过了五分钟,电脑起来了,啥票都没了。没法赶紧打电话给在铁路旅行社的老乡,说明到上海的,苏州的,武汉的,蕲春的,哪儿的票都行。只要是卧铺和29号晚的。过了十来天,老乡说,今年的票出了鬼了,哪儿的票都买不着,不知道票上哪儿去了,我想一号回去还不知道有没呢?赶紧想另的辙吧?打电话给另一旅行社的哥们儿。把上面的话重复了一遍,那哥们说,等着吧?有票帮你留着。又等了四五天实在等不住了,开始找据说还比较牛的一票贩子,另一老乡介绍的。说每次托他搞票都搞到了。于是,给票贩子打电话,发短信。过了两天,贩子回话说,有到武昌的软件卧要不?不加手续费。我说要啊。想想觉得不怎么对,怎么不加手续费呢?打电话过去问。原来是慢车,到武汉十五六个小时呢?坚决的不座。没办法只好在网上找看看,试试运气。别说网上还真有到上海的硬卧。400块钱一张,算算每张加80块钱,还算在能忍受的范围之内。至于怎么跟票贩子接头,怎么付款,怎么判别票的真伪,就不详细写了。

 

                                      堵车

 

     有几件事儿爱上火。碰到堵车就是其中的一件,据说,堵车上火的也不是我一人。好多人都这毛病。所以平时我挺注意的,碰上堵车尽量的想些愉快的事儿。还坚决执行老一辈的嘱咐。犯法的事儿不做,人多的地方不去。租房坚决的只离单位步行一刻钟的路程,所以这么几年碰到不能忍受的堵车的事儿不算多。但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该碰上的事儿还是给碰上了。29号晚上的火车去上海,30日上午十一点到上海站。上海站跟北京站一样,大概是年代久远的缘故,一脸的苍桑感。在车上就听说上海那边正在下雨。下了车后冒雨去旁边的售票处买去昆山的城铁票,一看人还真的不少,五个自动售票窗口全排满了,再一打听,票都卖到四点以后的去了。由于是自动售票,也没法打听是不是能卖站票。所以就放弃了。从上海去昆山座动车是二十八分钟,这才十一点多,得等四个多小时呢?人生地不熟的又下着雨,一想不是个事儿,还是打电话让弟弟过来接算了。随着人流走到地下出租车站,打上的,跟司机商量,找个路边的饭馆把我们放下来,等人来接,一说完司机就急了,说那怎么放?放在哪儿合适?等等。。。。。感觉还是没北京的司机同志好商量哈,在北京如果这种情况,司机会建议几套方案供你选择。说着见有一麦当劳,我说就这儿吧?进了麦当劳买点吃的,座在那儿的等。平时真不怎么喜欢去这地儿,现在发现还真不错,吃完了座那儿也没人撵你,还有学生在那儿做作业的,上网的,还有一姐儿在那织毛衣呢。想起来在北京有一次一老乡请去白广路北口麦当劳。一群哑巴在那儿开会。吱吱丫丫的,手舞足蹈的,看着挺新鲜。看来美国人做生意还是在一套的哈!

    两点多,弟弟过来了,吃了点东西就往昆山走。这就碰上堵车了。刚开始在城里走走停停没在意。以为上海和北京一样,谁知出了城后就更堵了。两三个小时才到高速,上了高速不一会儿又堵,都堵了好几里地了。原因都是堵在收费站的,在北京最堵的收费站传说是南边的杜家坎,都称他为“杜大爷”。但也没见过杜大爷这么堵过。很多人都下车在路边上溜着,磨磨蹭蹭的随着车往前走。这时候人就开始烦燥了。

得找个事情发泄一下,于是给在北京的的老乡发了个短信,这老乡家在上海,想跟她调侃一下。谁知没回,大概忙去了。想打上海的市长电话骂一通,想想算了,不知道电话号码,就是打通了还得花钱不是。最后找个茬儿打电话把儿子骂了一顿。听车上的收音机说,两点多后,上海都提前下班了,该出城的车都出来了,所以这次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堵的一次,让我给赶上了。乖乖。。。。。。好事从来没赶上过,这就事儿给赶上了。从上海到昆山不到60公里走了五个多小时,晚上七点多才到,早知如此还不如座四点的动车呢,好歹五点前就到了。所以啊,人算不如天算。嘿嘿!!

    (先写这么多,多了看着费劲)

 

(待续)

 

 仅以此文纪念俺47岁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