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发飙就是政府的责任
老百姓过日子有很多的困惑和无奈。比如房价就是一例。我2003年刚到北京时,工作单位附近小区的开盘价是6900一平米,还陪想买房的同事去逛了逛,看了看样板间。因为是刚来不知道北京的厉害,劝同事别买,天下哪有这么离谱的房价。现在那个小区的房价都涨到12000了,还没得卖的。看到一路飚升的房价,同事赶紧的在另一小区买了一套,总算赶在一万以内,把受我影响的损失减到最小的程度。
好在我没打算在北京买房,主要也是买不起,要是买得起肯定也去买两套,一套自己住,总比租房子住强。我现在租的房子,两居一个月租金1600元。一年近二万,房子市价大概30多万,就是说不到20年的租金就能买这套房了,所以买房比租房划的来,另外一套租出去,如果是货款买房,每月的租金还能还银行的按揭。这样的想法的人很多,但房子的总量只有那么大,所以问题就来了,买的人多了,房价就发飚的涨了,在这个问题上,开发商和官方的说法是一致的。就是房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就是大多数老百姓无奈的地方,房价太高买不起啊。
另外一点就是感到非常的困惑。既然社会一致公认房价虚高。政府也认为房价涨的过快,要抑制房价。但为什么不采取措施呢?当然会有很多人说,政府采取了措施啊?多少条多少条在那儿写着呢?但不见效果等于是没有措施。不是说房价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吗?要改善这个关系从理论上来说很容易的。一是增加房子的总量,多建房子嘛。土地不够,可以减少成套面积。超大面积的要收税。二是减少买房子的人数量。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住房。因为房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不能有钱就多占。要多占就得多出钱。拥有两套房子以上的家庭国家要运用税收的杠杆,加大调控的力度。再就是政府要多建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如果租房比买房划的来,我相信有好多的人就去租房了,不会去挤着货几十年的款买房的。多建经济实用房对政府来说也不是一件为难的事。因为房产商建房要赚钱,政府建房不用赚钱。如果房产商的利润是百分之十的话。政府建房按成本价买,北京房价就降百分之十了。租房住的人多了。买经济实用房的人多了,买商品房的人就少了,供求关系就调整了。房产商就不那么牛了。道理很浅显,也很明白。问题是政府是不是这样想的。
看庭前花开花落,看天空云卷云舒。涨也好落也好,俺都不买了。惹不起俺只好躲了。好在俺在老家还有一套五百平米的房子呢?只是有一件事儿躲不过。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在武汉工作。现在也是租着房子住。从长远看房子还是要买的,不过不在北京在武汉。所以天天心里祈祷着,武汉的房价别象北京一样发飚啊。人家是首都。涨得快点还有个理由。你一个省城还是不发达地区的,就别跟着赶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