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报
作家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7
  • 关注人气:7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青和马葳之死

(2007-08-08 15:07:36)
标签:

文学/原创

柳青和夫人马葳

审查

  柳青和夫人马葳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这件事,国人关心,世人关心,常人关心,要人关心;亲戚朋友,有关人士,作家群,文艺界,及其子女,当然都应该提出疑问。他们到处写信告状,要求查个水落石出,全在情理之中。
  1983年整党开始以后,此事当然要做为重要问题,或者说是大案要案查处,因此而要派工作组。工作组对于过去的一切,全不知晓,必须从零开始。这当然大有好处,虽然没有框框,同时也有难处,问题复杂,什么面目都不清楚,当然还要进行重复而又艰巨的劳动。
  这么明朗的问题,他被审查又审查,整来又整去;最后,问题到底弄清了没有,他不清楚,也无人转告。但不知何因,有一个文件,关于柳青和马葳之死,给他栽了五条罪状,死因全都归罪于他了。当然人们知道,这五条罪状,全是理论性的,概括性的,推理、设想和硬扣的东西。当然是为了向整党运动,向上级部门,向大家,向子女,向一切的一切,做个交代,做个总结,划一个必要的标点符号。当然这其中自有奥妙,只是不便说明罢了。这人生,这世界,这社会,这生活,有多少奥妙都明明白白,又无法明说,只好心照不宣,或糊里糊涂,让其奥妙下去,永远奥妙地奥妙下去。
  那么,柳青和马葳,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柳青,不言而喻,病了很久很久,二十年前有人预测,他很难长寿。
  马葳,应该说是好人,极好的好人,在作协群众中威信很高,关系很好。她不论在运动前后,或工宣队进驻前后,都是专心照顾柳青的贤内助,而且还是专案组的成员,领导群众都信得过。
  可是不幸,她在和张沼清帮厨的那天下午,突然情绪不正常,脸色变了,有点发青。张沼清当过几十年的编辑,写过小说,观察力极为敏锐。他发现了,怀疑了,并且告诉了个别人,但却莫名其妙。然而不料,他人还没有来得及注意、回味、观察和思考,也没有来得及和她交谈的时候,她已经跑到长安县的农村,钻到井里去了。她走得太仓促,太不冷静,显然没有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她死后,有人把消息透露给柳青,柳青终归是老革命,经过冶炼,非常坚定,他极为克制自己,镇静自若……
  她死后,诸多的心腹和挚友,诸多的同事和学生,并未失态,也未忙活,只有一个汤洛,当过新华社记者、《延河》主编、专业作家的汤洛,亲自钻进井里,为她收尸,为她整容,为她送行……
  庆祝“九大”闭幕的那天,我从陕北回到西安,在街上游行的时候,才听说马葳死了。我当然奇怪,怀疑,也想不通,一定要闹清个为什么?我到处打听,问工宣队,问专案组,问王金池,问田毓秀。后来我又被选为整党领导班子的成员了,专案组的负责人王金池,才告诉我,并要我保密,不准告人。我保证了,并履行了诺言。其实,动乱期间,相互告密和揭秘的事情很多,凡有损人格和名誉的,我只字从不吐露。但这件事,不知何因,作协内部,知者不少;又不知何因,查问时谁也不说,好象都在藏猫诱虎。
  马葳同志呵,她没有任何错误,也没有任何罪过,她是时代的产物,受到时代的局限,受到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谁也无法超越和摆脱,她没有什么不到之处。但她却思想不通,也过于匆匆,竟扔下柳青,扔下古稀之年的老母,扔下五个儿女,低头而去。
  马葳呵,你应该,应该缓行一步,冷静一下,回头再看一眼,想一想大家,谁不说你是好同志、好内助、好秘书、好母亲、好儿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