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最重要鲜花邓文迪默多克价值观 |
分类: 情感时评 |
做女人做到邓文迪那个份上,已经很难定义这个女人到底是不是一个成功的女人了。读书读到邓文迪那个份上:一份耶鲁名校双A学生的简历,懂得人际交往之道,情商极高,懂得如何发迹,也懂得如何收放自如的诠释活着的意义,更懂得如何争取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你已经无从得知这个女人到底想干什么了?
邓文迪19岁与55岁美国人结婚获得美国国籍;22岁与53岁美国人结婚获得名牌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年轻时候的邓文迪,充分利用了50多岁男人,对青春肉体的最后一次冲动个迷恋,年轻女性幻想和探秘,她成功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赢得了他们的欢心。
31岁的邓文迪不管是以实习生的机会进入传媒大亨默多克的视野,还是以“红酒加头等舱,红酒加派对的机会”进入默多克的世界,并最终促成自己在31岁的时候与70岁澳大利亚美籍传媒大亨默多克结婚,进入商界高层。这都充分展示了邓文迪,他善于运用一切资源为自己牟利,这个野心勃勃,生气勃勃的中国女子,成功的攻克了默多克的心,在默多克眼中,这个谜一般的女子来自中国,要想了解中国市场,默多克自然要娶邓文迪。
邓文迪的三次婚姻,都是以第三者身份进入别人的家庭挤走原配,最短的时间7天结婚,最长19天。邓文迪与他的丈夫们相处的时间,有的不到半年,有的不到3年,有的相处了14年,最后44岁的邓文迪被82岁的默多克,一纸永远不可调和的离婚协议,带到了法院,接受10几亿美金的赡养费,赢得世界各国媒体大小报纸的竞相报道,八卦新闻漫天发,不管是骂还是夸,对于邓文迪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总之姐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至于别人怎么想,谁在乎?
邓文迪这个“神”一般的女子,她从来不否认自己的急功近利,也从不否认自己的邪恶,更不否认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但邓文迪嫁给默多克以后在商业上的表现却很平平。她在Myspace进军中国的过程中一度雄心勃勃,最终落荒而逃;她投资电影《雪花和秘扇》这部号称全球最佳制作的大片,更是票房大败。这并不符合她作为一个耶鲁大学高材生的段位与水准。但邓文迪在影视圈的人脉和奠定的基础,无意是给她的离异以后的五彩生活加了不少的分。
如今44岁的邓文迪,恢复了单身生活;如今在离开默多克传媒庇护下的邓文迪,才刚刚开始他商业帝国的第一步。如果说44岁以前的邓文迪是为了她的欲望,她的野心而活,那么44岁以后的邓文迪,她可以彻彻底底的为自己活了。
邓文迪的成长和发迹是一段80年代初,一批想去看世界的女性,一批为自己而活敢于豁得出去的女性,所做的自我牺牲和自我的救赎。在邓文迪每一步成长中都充满着急功近利,都不停的去赶路,以至于她忘记了她来美国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不是邓文迪不优秀,而是邓文迪在默多克帝国的商业贡献,远远低于她本人的价值。有的女人或许天生就不是为商业而生,她就是专门出来对付男人,并利用完男人所有该利用的东西,然后扔掉找下一个。这样的女子就如邓文迪,她早熟,懂得人性,更明白所谓爱情不过是浪得虚名,男女之间更多的是交易重组。
不是任何女人都能学会邓文迪的心机和手段,邓文迪只有一个;不是任何女人做小三,都能做的像邓文迪如此成功,也不是每个男人都有默多克离婚协议的慷慨。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和挑战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不管是标新立异,还是另辟渠道,总之他人的价值观我们无法评论对错,但世界所有的因果报应都需要时间去解释。
无论你是佩服邓文迪,还是鄙视邓文迪,邓文迪的世界,只有她自己清楚她牺牲自我,成就自己的出发和感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作者:海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