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海特炒作:户籍教育公平

标签:
作者目的户口教育公平条件 |
分类: 教育时评 |
15岁的非沪籍女生占海特开微博,争取自己读书权利本身没错,但异地高考的口子一开,又会波及更多人的利益。有一点让人不认同的是:占海特的父母,无视国家的政策,生三个小孩都在上海免费读书,开皮包公司,偷税漏税,从不交社保。占海特就算辍学,也不回家乡读书?她所表达的公平其实也是一种自私。占海特的父亲占全喜在微博要民主,占海特在微博要公平,父女俩线上线下互动紧密,聚合一批热衷公平,民主,自由的公知,帮他们赢得即得利益,这样的作法公平吗?
占海特勇敢的表达了自己想留在上海上学的梦想,这是值得鼓掌的。至少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会为自己利益努力去争取。在占海特梦想背后的那群舆论制造者,那群引发上海人与外地人之间战争的策划者,那群想以占海特的胜利,为自己孩子求得同等上海分数线的外来家长,你们太利益最大化,你们太自私。
那些因为户籍,无法在北京上海统一考试的考生和家长,与其呼吁户籍的公平,不如呼吁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录取。你们所要的公平不过是想享受北京上海的本地户籍的分数线,这对其他外地考生也是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将有更多人因为北京上海分数线不愿意回去。城市资源消耗是有限的,地方保护主义不会松手。
异地高考的矛盾根子上是社会流动不平衡的矛盾,说地域歧视?先想想根子怎么造成?比如说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去北上广高考?就象为什么大陆人都去香港生孩子?要求香港人承担这些权利成本?如果香港今天开放同样年会有这些矛盾,到时候是香港人的错?这好比你跑人家做客,过了几年后,突然说人家房子是你的。
权利都是讲成本的.美国人做事往往要提供纳税证明,银行信用记录等等一大堆证据为什么?那就是告诉你权利是有成本,权利是自由自主的兑换.有成本的自由权利兑换才叫公平,你拿10块钱要换人家100块,一定要人家答应这笔交易叫公平?说到异地高考本质上先问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激烈的矛盾,为什么要去北京上海考?
同理你拿到美国绿卡,你在美国人眼中也只是中国人;你拿到香港护照,你在港人眼中,也只是个拿香港身份的大陆人。你即使是加拿大公民,你也只是加拿大华裔。你即使跟老外结婚,你在外国人眼中也只是中国人。你即使是新北京人,上海人,你在本地人眼中也是外地人。你是那得人就是那的人与你护照,户籍没关系
做人不能忘本,你是那里人就是那里人。你看了世界,得到你想要的,你最终还得落叶归根,去建设你的家乡,希望你的家乡更好。如果你出来的目的就是逃离,不回去,就是去掠夺他人的资源,就是去给自己利益最大化,争取所谓的自由,公平,民主。这是另一种自私。大家都想往大城市拥挤,谁来建设家乡?
比如:我就是个在北京发展事业的四川人,北京已经给我很多,我不会在奢求这个城市的户籍,以及我的后代去抢占本地人的教育资源。同时我也不会因为我不是北京户籍而自卑。户籍对我没有概念,我出来看世界迟早会回四川的。我也不觉得北京人亏欠外地人什么,我们外地人也抢了北京人一些机会。这是公平交易。
你是那个地方的人不重要,每个地方的人都有他独特之处,都有他的傲慢与偏见,都会对他成长的地方为荣,那是生他养他令他成长自豪的地方。你没有资格去攻击他们,也没资本去抢占他们的资源。当你来到一个地方,你享受着他的美好,想要留下来,想跟他争取公平,这只能说明你的自私。学会感激比索取重要。
不要觉得你的孩子是北京上海户口,你就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北京上海户籍,也是分区域,分地方,分地段。北京上海本地人为了自己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要买学区房,也要花高价钱租房就读,日子也过得紧吧。教育资源掠夺,不仅仅是户籍,更是户籍与户籍,户籍与区域之间的斗争,都苦逼,何必残杀.
只能怪制定制度的人与机构,削尖脑袋折磨人。你去国外也是贫民与富人区的教育资源完全不对等。天天抱怨这个不公平,那个不公平,有什么作用。抱怨不公平的人,是最自私的,恨不得全世界的公平都是自己的。生来就不公平,你想公平就得比别人更努力,更淡定,除此无路可选。讨厌那种天天争取所谓公平的。
你看占海特的微博与微访谈,15岁的年纪,就有公知的范畴,满脸正义,不屑,满口平等,冷不丁还有占全喜的回复:说自己为自己的女儿争取高考权益,不是稀罕上海人身份,是一种平等。就这样的微博丑态百出。
占海特们:不想异地高考想就地高考,无非看上上海高校的本地分数线,及优厚条件。如果上海分数线全国一致,没有区域优待,也不会有更多的人挤破头往这里钻?说白了就是资源争夺战,想借舆论取巧不想努力。自私人本性。教育子女如果做不到客观公正,只想用所谓不公平,求得利益最大化,是为人父母的失败。
作者:海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