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巴黎有11小时的飞行,北京与巴黎的时间相差7小时;从巴黎戴高乐机场到酒店入住的距离有1小时20分钟;从巴黎的夜空回望北京,你会发现巴黎一直是那个巴黎,而北京早已不是从前的北京。
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即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又是时空与现实的落差,欧洲与亚洲的差距,不仅仅存在着文艺复兴后的艺术文明,更是科技复舒,经济发展以后彼此对彼此人文艺术,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回归.
1月,巴黎的夜晚是寂寞而寒冷的,欢天喜地去郊外过元旦的人们,都悄悄的离开了巴黎,都去寻找他们心中的灯塔,身在巴黎的游客却刚刚感受到了巴黎的唯美与宁静,巴黎的气息与巴黎的味道。

巴黎的味道,是一种牛奶加糖的味道,是咖啡与奶茶的混合味道,就如巴黎的凡尔赛宫,就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就如巴黎的老佛爷,就如巴黎的凯旋门,巴黎的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巴黎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之都,更是一个人文艺术之都。
巴黎的人文,在于巴黎的艺术家,在于这些艺术范儿,在这所城市的畅然呼吸,在于这所城市的开放与自由,在于巴黎对艺术本身的尊重以执着,在于巴黎有这个条件,有这个时间,有这个机会,给热爱艺术的人们一个如此好的环境与空间。

巴黎本身就像一幅油画,这幅画从巴黎最高楼蒙帕拉斯顶端遥望整个巴黎尽收眼底,巴黎的美与梦幻,不是一两句就能说得清楚,没去过巴黎的人,会觉得巴黎一切都是完美,而世界本是不完美,所以巴黎的美带着残缺。就如香榭丽大街上顺手牵羊的小偷,巴黎市政广场附近非成年孩子的对游客的突然袭击,也许你认为他们天真的笑容感染你,说不定在你心情愉悦的时候,你的东西就不在了,更不用说巴黎酒店对外籍游客财务的了如指掌,以及黑人与白人,领班与侍卫,亚洲人与黑人之间的盗窃。
身在巴黎你不仅仅能够感受到美景,也能感受到巴黎冷漠的一面,无家可归的人,靠着宠物卖萌的人,在凡尔赛宫附近的流浪艺人,以及巴黎街角那些为了生存而不停吆喝增加自己店铺生意的人。
巴黎一直是属于有钱人的巴黎,从巴黎红磨坊,巴黎春天到巴黎老佛爷的时尚派对,在每一个纸醉金迷的背后,在每一个霓虹艳影的背后,在每一个秀场的背后,巴黎诉说着他的魅力的同时,也诉说着他的现实。

有时候一个人对你一个城市的记录是由这个城市的风景组合而成,有时候一个人对一个城市的记录是这个城市的人文与历史,而更多的人对巴黎的记录是巴黎男女在法国影片《两小无猜》的真实人生,以及巴黎《天使爱美丽》的人性关怀。

彬彬有礼主动搭讪有绅士风度的巴黎男人,与唯美浪漫的巴黎女人本身就是一副风景,在这幅风景的背后,巴黎爱情,不仅仅是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镜头下的《巴黎我爱你》,更是生活在20区,不同国度的人们对巴黎的看法与想法,以及巴黎游客对巴黎这个城市的记录。
关于巴黎从来就不缺乏爱情,同时巴黎也从不缺乏哥德式的建筑,巴黎更不会缺乏时而天晴,时而流泪的凯旋门似的阴暗与雨后彩虹的天气,同时巴黎更不会缺乏历史,也许百年以后巴黎依旧是我记忆中的巴黎,而百年以后的北京,却不再是我记忆中的北京。

我喜欢我记忆中的北平,喜欢记忆中北平的胡同巷子,记忆中的北平老街,记忆中所有关于北平味道的红砖瓦房,也许北平发展得太快,转瞬间成了世界瞩目的北京,而巴黎发展的太慢,他一直保持着他的本色记忆,哪怕一砖一瓦都是他从路易王朝到现在政府的年代戏,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历史,看的也许不是这个国家他改变了什么,而是他给这个国家的人民以及后代的子孙留下了什么?

生活在巴黎的人们很幸福,巴黎的凡尔赛宫一直留着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微笑,一直微笑,开放的,让世界各地的游客观赏,而北京故宫那一排排的空房子,那一排排的历史文化,却在慢慢的消失。我从巴黎的上空停留,又在巴黎的土地匆匆掠过,当我再回想我心中的巴黎时,巴黎真的有摩天轮,而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旋转木马却随着巴黎摩天轮的旋转,早已回归到了巴黎,我爱巴黎,哪个即使过一百年,还是那个叫巴黎的地方。
作者:海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