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青?
就是那种成天吃饱了没事干,对“网路”上的任何“东东”都充满了无限渴望与好奇的“IT边缘人”。
通常这种人“嗅觉”灵敏,对各路网络红人的“发家史”了如指掌,对新近“红人”颇具有自我心得体会与观摩价值,并且这类人有个通病:极具自恋,奈不住寂寞,经常午夜时分跑到各大论坛博客上“衣冠楚楚”的去贴自己的照片,发表自己的新思维,“赤手空拳”的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而后迷迷糊糊的睡到第二天清晨,立马急匆匆的打开电脑,思量自己头天的“战绩如何”?罢了还跟志同道合的“网青”们“乱侃”一通,而后或是带着希望或异失望表情回落到现实状态。
在私底下,这群“网青”大多属于极具特色的小白领,或者干着一些与网络无关的工作,通常男的胡子拉碴,头发凌乱,衣衫不整,一看就属于“异类”青年一族(就这么邋遢);女的无论粉底多厚,依然无法遮盖其黑眼圈的浓度与深度,身穿高级套装,脚踩高跟鞋,心却在别处(就这么好耍)。
即便他们当中的任何人稀里糊涂的闲逛大街,你依然可以领略到“网青”的风采:精神不振,睡眠不足,做什么都没劲。一提到互联网红人,两眼放光,闲摆起来滔滔不绝。
假如打网络游戏会令人处于游离状态,那么这群“自说自画”的“网青”,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当中集聚了社会各路“怪胎”,也结合了所有以“恶搞”“招摇”为一体之“精英”,更时不时在网上给你来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泡泡”,让人疑惑的同时,又让一群受众惊喜若狂。
你说他们“吃饱了没事干”也好,说他们“浪”得虚名也罢,终归这群“网青”的“佼佼者”在网络的虚幻与真实中,赢取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有的还享誉海外。
名不见经传的“网青”就那么一不小心,转身成了人人追捧的大明星;当人人瞧不起的“网络虾米”,一眨眼功夫成了众网民争先模仿的对象;当网络成名成了无数多“网青”们改变现状的“梦幻工厂”……不知有多少网青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中痛并快乐的轮番追逐,自谈自唱?
英特尔前董事长格罗夫说:“未来因特网之争是争夺眼球的战争”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从网络最初的56K到2.0时代,各路网青红人们所制造出来的震撼与精彩,在他们层出不穷的表演中,拉动网络焦点效应的同时,又刺激着与他们内似网青选手们的感官与变革神经。
那么,不妨这样来分段地说聊———
网青2007自画像2
2.0M,网青后现代
|
海菱(网络写手)
纵观56K时代的网青红人,他们基本以小资伤感煽情、调侃戏谑的文字独占鳌头,每一位的文字都蕴含着网络时代的文化现状与特征。
首先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谈起,这本关于网恋的伤感小说,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人的喜爱与关注,其中隐藏的是关于网络恋情的故事,关于我们使用任何聊天工具与陌生人聊天之间所培育出来的情感,夹杂复杂情愫,就像触不到的恋人一样,让我们牵挂,又让我们悲伤,毕竟网络与生活还间隔着太多的距离。当我们心中渴求宣泄一种情感时,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在那个恰当的时候出现了,所以众人接纳了他,感怀于其轻舞飞扬。
其次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李寻欢《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安妮宝贝《告别薇安》,这类走情色路线的小说都写出了当代白领在欲望与生活中
的纠葛,在信仰与诱惑中的游走,在爱与背叛中所做的抉择,三位作者,另类的文字,独具一格的小说编排,时尚简约的文风格,异样的情感体会,又怎能不引起白领们的关注与欣赏?
宁财神《武林外传》,今何在《悟空传》的小说开调侃一风,集风趣,轻松,幽默,搞笑为一体,集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夹杂古今历史与典故,不经意间就俘虏了广大普通观众的心,你说他们的书能不火吗?
现在,当前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和子金山《曹操,阿瞒出道》笑侃历史,但比宁财神、今何在,却多那么一点内容:在风趣,轻松,搞笑,调侃当中,你还能知历史,有更多的说书人色彩,而且当代调笑中不乏历史沧桑。
在56K自由写手漫天飞舞的时代,这几位“网青”红人的文字之所以受到大众的认可,除了他们善于摸清大众心理特征外,也反映出网络文学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难怪现在不成网络红人,也很难想在现实中走红。
56K时代,那个依附网络一夜成名的好日子,很快翻了过去。
于是,2007年网速2·0M时代,成为所有渴求走红网络者的“瓶颈期”。因为“网青红人”,到处风起云涌,但终究难以达到大“红”程度。尽管网民依然喜欢看热闹,互联网依旧喜欢拿“焦点”说话,但各大门户网站与博客网络已明显感觉出,网络经济与焦点人物是两回事,如何对接?成了“网青”们必需思考的问题,看谁先突破这道难关。
2007的网络红人,标志着以自恋为原动力、以网络为根据地、以名声为赌注、以猎取注意力为目标的“自我造星”运动已非常突出。当然,也已经与一些以赢利为目标、以海选为手段的“商业造星”运动合谋,是一些幕后的“黑手”在包装和炒作,但随着“视觉疲劳”的产生和消费者不断追求“更刺激”的心理增强,网络上,你可以一夜成名,但你不能长久被人记住。
随着大众消费者在竞争环境中追求短暂的感官刺激心理的增强,网络炒作也在“与时俱进”飞速发展。网络红人们个个都在想拉眼球,用什么方式创新?形式上加上动漫就算是创新了吗?有人笑,还不是低幼,无内容。比起明朝吴承恩老先生的《西游记》差远了耶。现今,中国的动漫,动而无漫,就像搞笑留于形式,像被咯吱一样地笑。
突破、创新,成了网络红人们的痛。个个手都点击成“网络手”(新的病征),大家喊,郁闷!
注释
56K是电话MODEM拨号的速度,很慢,2.0m是目前的宽带速度,1m=1024k,网络经历了32k———56k———128k———256k———
1m———2m———目前最快的专用光纤网络10m
网青2007自画像3:脱衣派到动作派、技术派
|
脱衣派 4年前博客还不为人知。2003年,一个木子美,用自己的身体写作拉开了WEB2.0经济的序幕,当众人用偷窥与惧怕的心态看完木子美与52个不同男人发生性关系的经过后,网络上人心澎湃,木子美瞬间走红。竹影青瞳紧跟着开“脱”,先在BBS上公开脱衣,被斑竹清除后又在自己的博客上“每日一
脱”,慕名而来的色狼将天涯网服务器拖垮。其后的“脱衣女郎”流氓燕更发表裸照,害得天涯服务器系统再次崩溃。
2005年Ayawawa女孩猫扑写真,绰号145,自称智商高达145,“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混得不错:2005国际汽车展铃木车模,蝶妆宣传册,房地产广告,数家平面杂志担任杂志模特……2006年二月丫头成了“美胸”网青代名词,成名大作《暴露?不道德?脱!》里写道:“丫头最自豪的,就是俺那汹涌的双峰……”她用身
体吸引观众注意力,引来一片哗然。向梦飞
也毫不示弱“以胸为名”,在博客网征婚:“裸露没有罪,这只是穷人出名的一种手段,我
的举动大胆而美丽。”她也成了红人。
动作派 当脱衣派玩得让人反感时,芙蓉姐姐的动作派登上历史舞台,弄出些搞笑舞蹈、性感姿势,同样是展示肢体感官,“芙蓉S型”驰名网络,甚至弄出这么一句广告词:今天你芙蓉了吗?芙蓉后来买房买车开起了公司,实足女星派头好不风光。于是,动作派“教主妹妹哥哥”们轮番登场誓与芙蓉一决高下:因参加超级女声成都赛区海选而一炮走红某公司董事长黄薪,一身红色紧身衣,网友赐名“红衣教主”。凭着在“星空舞状元”舞蹈比赛中滑稽搞笑的舞蹈和喜剧演员外表的“菊花妹妹”曾将“芙蓉姐姐”挤到了第二。水仙妹妹自诩林徽音,以超级“自信”和令人作呕又让人狂笑的举止来博得眼球。2006一“国学辣妹”用各种大胆、新潮的言论和扭曲的身体,肆意炒作自己,搞笑自称:白鹿鸣,白居易53代后人,1岁开始学跳舞,学背诗,三岁软度达到体操水平,4岁念颂佛经,5岁学遍各种乐器,6岁学武术,把全班小男孩打哭一遍,7岁考全班倒数第2,8岁考年级正数第2……
“猛男”山东大哥,又是秀腹肌,又是比武招亲,忙得不亦乐乎,最终以跟徐静蕾求婚一举成名,不管人家才女是否答应,总之他已全国闻名。陆风哥哥可谓三栖明星,网上充斥着他的自拍照、电影和他翻唱的歌曲。还有一名牌大学的大四学生,化名为“妖妃娘娘”和“贱男孩”,频频上传裸照,模仿玛丽莲·梦露搔首弄姿,扬言:芙蓉算什么呢?要身材没身材,畸形S型,要才艺没才艺,鸡跳鸭唱,要美貌没美貌,下里巴人,本宫可是绝色佳人,天外飞仙,世间难得的美男子……他扬言:芙蓉,就是“贱”过你流芳百世,那也得有个遗臭万年。
技术派 在宽频时代,视频成为了吸引大众眼球的焦点。2005年“后舍男生”这一组合,来自广州美术学院2002级雕塑系的黄艺馨和韦炜,自主研发极具创意的爆笑视频,成为最具人气的网络偶像。以酷似“双簧”的对口形式,假唱最火流行歌曲,翻拍成MV,夸张的动作,搞怪的表情,成为校园爆笑第一组合。之后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将《无极》中的一些镜头与某台法制新闻节目镜头编辑在一起,成了国内“恶搞”第一人,名利双收。dolook播放自己录制的视频、凭借可爱外形、搞笑创意而迅速走红,将正式进军娱乐圈。技术派网青红人,通过暴露隐私或者是自曝新闻,或者“恶搞”,或者“系列视频”来吸引悬念,更加互动的节目和访谈,有效吸引大众眼球,让网民“痴迷”,下一步还会紧跟潮流,围绕大众体验,从“五觉”方面去包装炒作……
作者:海菱
《华西都市报》
http://www.wccdaily.com.cn/2007/06/15/20070615825504179231.htm
http://www.wccdaily.com.cn/2007/06/17/20070617604234447819.htm
http://www.wccdaily.com.cn/2007/06/22/20070622731454176435.htm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