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之普鲁斯特
(2010-08-27 23:48:52)
标签:
追忆似水年华巨著哀愁海菱普鲁斯特乐园文化 |
分类: 意识流范儿 |
要想耐着性子把“意识流”代表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七卷全部读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奢侈的“浩大工程”。
看似连续的篇幅之间,每一章节每一段落,都在普鲁斯特“独具匠心”的“编排”中,所表现出的人文艺术,甚至是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细微变化,都显得来格外唯美壮观。
甚至当我读完《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去查询最后一卷时,依然觉得人物与故事情节中的神散游离。
因为似水年华那“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写意之美,所以我不得不让自己找一个很平静的清晨,抱着这部沉甸甸的书,一直赏析到午后的黄昏。
全集读完,感觉自己的思绪犹如涓涓细流:时而平静,时而喧嚣,时而动容,时而哀愁,当我在揣摩着普鲁斯特书中故事人物与情节之余,我又在猜想像普鲁斯特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唯一真实的乐园是人们失去的乐园”,普鲁斯特一句简洁的话语《追忆似水年华》的故事油然而生。
这部蕴含着作者一生过往的半自传体文集,总有某些东西让我在冥冥之中魂牵梦绕,总有些说不出的落寞与哀愁,在我脑海里回放。
像普鲁斯特这样看似家境显赫,才华横溢,清秀动人的男子,却在不幸的哮喘病面前与其做了半身的挣扎,因为惧风的缘故,他把自己静闭在童话般的小房子里争分夺秒的写这部巨著长达十六余年之久,写完巨著以后还受到出版商的排斥,他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也许他那种压抑的感觉与痛苦,像极了小时候的普鲁斯特向自己妈妈索吻却又经常无法如愿的忧郁,像极了他在自己的梦境里对爱欲的渴求与憧憬,像极了他对斯万叔叔与其情妇之间的纠缠不清感慨,又像极了他面对自己婚姻的迷茫与无助,还像极了他对“女囚”生活的痛恨与无可奈何。。。。。
往事如烟不可追:“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
这也许是普鲁斯特想告诉我们他年少与年长时的不同年华印记。而幸福的岁月对病弱的普鲁斯特已经远离,唯独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忍受着煎熬与折磨,对自己年华与文字交织的期盼。
依如他在结尾时所说:“如果遗忘所带来的回忆,不再与当下有任何联系,就能让我们瞬时体验新的气象,其实,我们早已体验过这些了……每一次类比的浮想,总将我带离现在……”
“心系自己对自由岁月的向往,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怀”,《追忆似水年华》在普鲁斯特滑落的笔尖里流露出他对过往的缅怀,他对自己的某种期待,假如生命还可以重现,我们又能否在年华似水中领悟到些什么?
文:海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