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之五:学习郑板桥“吃亏是福,难得糊涂”
(2010-02-08 19:04:28)
标签:
财经 |
分类: 经济管理 |
对于郑板桥,奇人奇事,我们不能用简单一句:“吃亏是福,难得糊涂”来作为对他平生的评价。而他之所以在接近不惑之年,官运萧条,家境落得“两袖清风”,虽为远近闻名的“扬州八怪”画家,诗人,也不过如此。
使得郑板桥本人对他本人的过往经历有些抑郁,有些难以释怀,再加上朝廷内外的对他的排挤,使得其更感到心身疲惫,由于郑板桥当时生活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紧张,也使得他在修养生息中,对他人生的很多事情渐渐的淡漠看开了很多。
至少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狂妄少年,那个曾经激昂奋进的朝廷官员,那个满腹经纶道德礼仪的才子郑板桥,在经历过风雨坎坷之后,也学会了让步,学会了淡定从容,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不是一种对其颠簸一生的感悟?
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这就是难得糊涂的由来。
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此处引用的诗句其实为同时期的大学士张英所作,而此处将“难得糊涂”比喻为就是聪明;难得做一次糊涂,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态平衡。因为“吃亏是福”既是“难得糊涂”最恰切的诠释。
当然郑板桥是聪明人,他可不糊涂,但是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他也只有“睁只眼闭只眼”的份,无论他内心如何不愿意与不甘心,在亲情,道义,官场,地位上看他“退一步海阔天空”虽情非得以,但也不得不为之。
企业管理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公司要寻求发展,要寻找到潜力客户,不仅仅是谈判力度的问题,还要有与人合作“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的心理准备。这里面有深藏玄机。大家都知道,商人“利字头上一把刀”要做到彼此达成共识与妥协,必须有一方要作出让步,让另一方有利可图。
表面上看是让步的一方吃亏,其实何尝不是获取共识与下一轮利益合作的开始?众所周知商场如战场,过于计较利益得失的商人,绝对不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与商学情商的商人。如果一个公司领导只为自己的毛头小利,就对自己的合作伙伴与员工大肆的掠夺与欺骗,那这个商人迟早会被社会与日益诚信为本的商业市场所淘汰。
“吃亏”是让利的表面,“是福”是在让利的里面与内容。在商场的交锋之中。谈判是一种及其高的渲染力与心理较量文化,只要自己本身有利可图,何不做个顺水人情的“难得糊涂”?成大事者,不会是小气的商人,成气候的商人,绝对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商人,而是相对大度与豪爽的谈判在专家。
郑板桥的名句“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一直是我惯用的手法与职场政策。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人生在世,无论是商业利益还是人际关系看开点好,不是什么事情都是非你不可,非我不可,非他不可,做人做事也一样。低调平和即是一个人的本色,也是一个人的本份。心淡下来,很多事情都会游刃有余。
作者:海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