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超:“开胸验肺”还是“开胸验心”?

标签:
尘肺活检钢包砖第一附属医院张海超河南杂谈 |
分类: 社会时评 |
http://www.gov.cn/jrzg/images/images/001aa04b3d040bd7f45001.jpg
张海超和我一样都是28岁,因为我们分工不同,深处的环境不同,23岁的张海超开始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我23岁刚刚大学毕业从事杂志发行跟市场打交道,张海超从事硅石破碎工作,后来又转到钢包砖生产工厂,做压力机操作工。2007年10月份张海超离开这家公司,我依旧做着我现在的工作。
如今的张海超娶妻生子,现有2岁多的女儿,而我依旧跟从前一样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直到2009年张海超去医院体检时,医生对他说他肺有问题,有些疑惑的张海超“借”来2007年1月6日体检时的胸片,它的诊断结果是:请“复查诊断,尘肺?结核?”张海超告诉医生,我在振东公司期间做过3次体检,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的肺有问题,而这个结果,张海超却在两年后才看到。
张海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的气管镜显示不是肺癌后,张海超不得不连夜赶到北京。无论是协和还是北京三院,都认为可能是尘肺可。郑州市职业病防治鉴定委员会却告诉他:“我们不可能更改自己的诊断。”这样的说法几乎让张海超感到了绝望,他询问医生,到底用什么方式才可以确诊?医生告诉他,活检。于是,就上演了张海超“开胸验肺”的故事。2009年6月22日,张海超去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肺部活检,15cm的刀口,快速活检的结果是尘肺合并感染。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就忍不住流泪了,同样是28岁的人,一个可以过相对安逸的生活,一个为了家庭自己为了公平道义走上了开胸验肺的路,可是张海超验的何尝是肺,他检验的是人心?而在中国,人心只有在“开胸验肺”之后才能够体现出公证的价值,这是何等的悲哀?
这让我想起了网易一位河南网友写得那首诗:网易河南郑州网友[唉] ip:123.15.*.*: 2009-07-30 10:50:27 发表
——河南兄弟开胸验肺解剖了谁
作者:水杉
妲己说:
“打开比干的心”
那时没有X光,
现在有,
他们却更相信眼睛。
为证明自己的尘肺
和别人的苍白,
为证明自己的清白
和别人的污垢,
无助的兄弟,我看见
你打开了胸膛,
那里果然
漆黑一片。
如果,他们还说你曾在别处工作,
勇敢的兄弟,
你是否还要打开心脏,
我知道,那里已是
一片冰凉。
如果,他们要为你做精神鉴定,
悲情的兄弟,
你是否还要打开头颅,
我相信,那里将会
空空荡荡。
兄弟,你解剖了自己,
也解剖了所有的人。
兄弟,今天
请允许我解剖你的名字:
长弓为张,是战斗的臂膀;
滴水成海,是血泪的凄凉;
刀口游走,是无助的辩抗!
张海超,
是你嘲弄了近代医学,
还是文明嘲弄了你?
不管病灶在何方,
不管是肺泡,还是心脏,
不管是灵魂,还是口腔,
每个人,
请相信解剖的力量,
请坚守良知的光芒
也许在中国一个无权无势的人,要争取自己的利益是很难的,包括我自己也和张海超一样,虽然我们工作性质不同,但我们如果出现职业工伤依旧是漫长的理赔过程,职业病的鉴定需用人单位提供证明,就这点病人取证难同上天,所以小病拖大,大病拖死.毕竟我们不是名人不是达官贵人,即使有时候我在博客上说一些正义的话,都有朋友告诫我说,要注意一点,说话含蓄一点,指不准哪天就出事了,保命要紧。
很多时候当你每天看这个国家发生的事与报道的新闻,你会对这个社会很失望,你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的执行者这样草菅人命,是我们人口太多了,还是我们奴性太大了,只要开始沉默就不再有翻身的机会,所以我们会发现,现在有很多的人通过网络的方式开始了抗争,我个人认为舆论媒体监督最大的好处在于出事以后可以取得最快速的解决方法,但不一定取得好得效果,时至今日,张海超的索赔之路依然存在变数。据律师分析,即使经过劳动仲裁,张海超应获得赔偿,但依然要看公司情况,如果仲裁不成,则需要经过漫长的司法程序。在张海超看来,开胸验肺一事,赢的是自己,输的也是自己。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张海超这样善良,我只能说我这种人绝对是杨佳的“你不给我说法,好,我来给你说法,到时候我只会提桶汽油去看望职防所的领导和砖家了,毕竟我也得活命,最后祝福我的同龄人张海超早日康复,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作者:海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