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书及其他

(2009-06-04 18:32:54)
标签:

年轻人

华丽辞藻

名人名句

海菱

许知远

中国

分类: 教育时评

http://p.yoho.cn/6136246.jpg 

读许知远的书,我不得不感慨他写作的功底以及他的那份聪明,至少我是写不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引用无数多国外意识流作家做铺垫之后,潜移默化的提高了作者的档次,这种状态在经历了混沌的青春之后,开始咆哮和喧嚣,不可否认许知远的确读了很多书,也是那种看起来特单纯质朴的人,至少他敢于说真话,但是他的文字除了张力以外,还不够老道,这也不能够怪他稚嫩,当年的他只有24岁就可以写出一本评论性的书籍,足以证明很多东西。

  只不过现在的许知远,早已成文商青年了,他的那本策划书《觉醒》已经向我们阐述着很多问题,许知远对中国历史的研读,对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都刻录在他的书中,虽然这本书成形于他的专栏文章,但32岁的许知远比起当年24岁的许知远更成熟圆滑了许多,也许青春的最大代价是让我们学会了老成和思考,而年轻最大的代价是敢把无知当个性。

就像现在的我到今天为止我依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也不是一个具备写作天分的人,我的文章投机取巧的东西多一些,内容却是空洞乏味的,我读书读得太多太杂太快,往往一本书在我手上不到20分钟就翻完了,在我看来读书读他人的思想与创作灵感就够了,有的人能够写书是因为他有内容与素材,有的人能够写书是因为他懂得策划与创造,有的人能够写书是因为他具有语言天赋与灵气,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坚持训练自己的写作技巧,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可以引起共鸣,如果写书的人仅仅只靠虚张声势,引用名人语言装饰自己企图压倒众生,这人也就废了。

我写东西一直是不喜欢引用名人语录,我总固执的认为那是他们的思想与我没有关系,我喜欢自己创造自己的思想,写一些自认为妥当的话,并且把这些语句勾勒出来,这样我才会觉得心里舒服,尽管一位专门搞写作的老师常跟我说,要想自己的文章写得好写得有气魄,就一定要引用名人名句这样才可以压得住场子,这样才会让你的读者信服你的观点,其实我心里并不赞成这个老师的想法,人人都可以为写作而生,只不过是机遇不同罢了,就像那群忧伤的年轻人,呻吟的文字,沉沦的思考,富有激情的青春足以写出一段记忆,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烙印。

在这些远去的青春之中,我依然觉得,一个人要想自己文字年轻需要的是创造力与爆发力,而不是抄袭与模仿,除此以外还需要更多的生活积累和历练,外加不那么华丽与煽情的语句足以成书。

总的来说24岁的许知远可以写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已经很不错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华丽辞藻的文字以及伪装的那份世故和老成,年轻有时不仅仅是年纪,年轻代表更多的是这个人无限的活力与创作激情。

 作者:海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