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博网VS博客网,老方VS老何
(2009-05-15 19:40:54)
标签:
互联网海菱bokeevs方兴东中国杂谈 |
分类: 社会时评 |
采访首记
IT业传奇人物很多,真正苦尽甘来的IT巨子也仅属于凤毛麟角,而企博网VS博客网,看似互不关连,其实何尝没有他们各自的相似与相仿之处。更何况老方与老何本是“同根生”呢?属地相同,背景相似,就连创业的历程里都带有点“十年河东与河西”的味道,虽无法笑傲江湖,至少曾经也相忘于江湖。
上次看老何写一篇关于何与马的文章,寥寥几笔,多年感慨倾斜而下,让人无比感怀,感怀于创业的不易,感怀于其间沉浮历程的辛酸,只是在老何包含深情的言词之间,又有些内容在老何心里闪现,那是再次创业的激情与豪迈。
说起老方,曾经互联网的“风云人物”,时评起家,博客做答,即使无数记者问了他千万次,关于同期丁磊,张朝阳之类的话题,他依然可以做到云淡风轻。不是老方他沉的住气,而是现实就如此那般残酷,博客经济只要一天找不到潘多拉底的盒子,他就一天无法真正做到解脱。
即使博客也许永远无法做到主流,但老方的坚持有目共睹,实属不易,就像一位博友在我文章后面的留言:“方兴东算真正革命者,他是网络的革命者,中国的政治完全在博客网推动下前进的 因为他自由辩论,因为他有很好的政治题材。所以他能吸引中国的政治视角,他是很具有活力的网络(尽管很多人在这里败得很伤)它是很具有价值的网络,不管中国的政治将来成不成功,但博客网作的贡献是永不会磨灭的,是它让中国政治出现希望。”
尽管这些话有些夸张,因为做博客的不止方兴东一家,但老方把博客从美国引到中国,一直致立于博客研究的确是让人倾佩。不以成败论英雄,虽然这样的话说起来有些矫情,因为现实是成败决定创业者的输赢。老何在自己的个性签名留言: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而老方呢?应属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才对。只不过他们彼此所走的发展路线不同,前者致立于传媒传媒,后者致立于与企业名片。
对于老何的印象,就像曾经老何对我说,海菱,别叫我何老大,听着有点江湖味,叫我老何就可以,其实称老何为何老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老何人很好,整个企博的人都很喜欢他,是他的企博,让我们座落在那里的人有种家的感觉。当然如果有机会去杭州我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老何。
对于企博的未来,从博客日报的诞生再到新版的延续,系统的稳定功能高于博客网,但人气并没有博客网那么热闹,不过企业名片才是老何的主打,希望老马上市以后,更多的商人名片在老何那里出现,这是相通的,企业名片就像商人诚信的利剑与标签,没有任何冲突。
我一直称老方为方老师,因为老方的文笔很不错,整个人很有诗人气质,我曾见过老方一次,虽没深谈,我总体觉得老方这个人吧,学者度深一些,做决策的能力还欠缺一些。
博客网从拿到第一桶金延续到现在,得与失我想老方最有发言权,只是个人认为,博客网曾经走美女经济的路线走的有些牵强,甚至博客造星都只是表象,博客专栏传媒这块还是欠缺很多精髓,所以未来博客网的前景不好说,或者过了08年以后,中国互联网整体都会上一个台阶。
总之企博网VS博客网,老方VS老何,都还在博客这条路中摸索行走,唯独祝福两家网络公司未来的势头更好。
第一:海菱说:何总,很冒昧打扰您,现在全民都在博客,请问作为企博网的ceo 您又如何看待博客?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 说:
博客从本质上改变了网络的应用结构和文化,必将成为网络的主流应用形态,所以博客经济也会成为网络的主流经济,或者说在各种网络经济中都回看到博客经济的影子。博客使每个网民在网上都有了一个真实的节点,一定程度上将一个人虚拟到网上,使的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更加的真实了,每个人也会对自己在网上的行为更加的负责,一种网络的公民意识正在博客世界中形成。
第二:海菱说:是的,我也明显感觉出来,博客对人们生活与视野的冲击。何总,我也常看您博客,就您个人而言请问你觉得博客带给您的是什么?或者对您的生活又有哪些改变?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说:让我对生活的观察更加的敏锐了,更重要的当然是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发现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海菱说:我也很高兴在网上认识您,认识企博及发现何总你更本色更生活化的一面。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说:是的,你们是企博网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本意是希望对广大职业人的工作,业务提供帮助,每个职业人都可以通过企博网推广自己,博客时代是个全民营销时代
第三:海菱说:何总说得很到位。在这个门户网站博客势头迅猛的阶段,不知道你对企博网未来的发展有何新的构想?或者有何新的切入点,让您的博客用户更了解企博,支持企博?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说:门户的理念永远是焦点的理念,就是要制造焦点,吸引注意.比如新浪的明星策略.而真正2.0是没有焦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焦点.所以我说我们的要点是博客第一,网民万岁。强调互动,自由组织。另外我认为一个人至少要两个博客.一个是很个人话的,小圈子的,生活的,非常态的.一个是职业的,社会性的,常态的.我们坚持博客为职业服务,体现他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第四:海菱:对,博客就是一个网民互通有无的空间,但是在这个空间里,又如何给网民们带来经济效益呢?虽然博客经济吼了很多年。博客热也风起云涌,似乎我们总在概念里打转转,而没有落实到经济利益上?不知道你对未来博客经济有何新的构想?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说:如果简单的把博客经济简单看成博客利用写博客挣钱,甚至靠流量挣钱,那我想博客经济永远不会到来。博客经济还是要把要点放在如何让博客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创造价值上。
第五:海菱说:那您觉得博客经济增长点是什么?又有什么新的模式可以延续这个点?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说:走向企业服务一定是个方向,博客营销会成为网络营销的一个主流。
第六:何总,不知您对网报互动这种新模式有何见解?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长远讲,网络报纸一定会取代传统的报纸。所以现在传统的报纸一定要和网络结合
第七:海菱说:我赞同何总的观点。请问您对博客传媒未来的发展有何新的想法?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说:博客传媒一定要坚持,分众,互动,自组织的特点和方向.
第八:海菱说:谢谢何总,不知您如何看待我们这次与网站的联姻合作?可否对我们四川的观众朋友们说些您对四川的印象?
两条鱼的河-heyibing.bokee.net-漂流瓶启动说:我觉的这样的合作很棒,我曾经说过现在的世界是个五维的世界,我们的思维也要五维,做事也要五维,一定要将虚拟世界这一维加上去.四川我很喜欢,三年前我从成都到德格走川藏线,看到了这一生到现在最美的风景,成都和杭州的城市性格上很接近,我也很喜欢.今年为了实现我的博客漂流瓶心愿,我还会来。
海菱说:感谢何总对四川的热爱,对华西传媒的支持,希望何总早日达成博客漂流瓶的心愿,衷心祝福企博网未来越来越好。谢谢。
方兴东,浙江义乌人,西安交大本科硕士,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与王俊秀共同创办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com)和博客中国(blogchina),出版《21世纪的书》、《IT史记》、《博客》、《起来——挑战微软霸权》和诗集《你让我顺流飘去》等20部,“数字论坛”成员。十年来保持“农民品质+诗人理想+学生心态”,为互联网、创业精神、挑战微软及Web 2.0等摇旗呐喊,被称为“网络旗手”、“博客教父”,博士研究博客传播,提出“即将到来的大教堂和大集市冲突时代”。目前主要探索博客精神与创业精神融合,推动中国创业浪潮。博客网理念是“让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博客”;互联网实验室立志成“中国第一高科技智库和创业孵化器”。
电话采访:
海菱:方总,您好很冒昧打扰您,现在全民都在博客,请问方总您作为有“博客教父“之称的博客网创始人,您又如何看待博客这个看似新鲜却又不新鲜的新事物?
方兴东说:博客发展从02到05年的商业化,再到07年,它本身就不再新鲜,每个事物发展都有这样的转变过程,所以博客更倾向于全民化,生活化。
海菱:方总,我也常看您博客,文章内容丰富,及其受益,就您个人而言,请问你觉得博客带给您的是什么?或者给您的生活又有哪些改变?
方兴东说:每天经营自己的博客,了解博客,写出博客特色,是一种新的交流沟通方式。让别人更了解方兴东的同时,又是一种大家彼此信息资源互换共享的整合。
我的博客就是让博客交流更完整,更全面,大家可以通过msn,电子邮件,博客,更系统的与我进行心的交流,让彼此沟通自然化,畅通化,自由化。
海菱:在这个门户网站博客势头迅猛的阶段,不知道方总您对博客网未来的发展有何新的构想?或者有何新的切入点?
方兴东说:门户在3年后,进入博客是一个必然,是他们自身的抉择与补充。对于博客来说,是我们博客网的全部,我们博客网将更加致立于:专业,专注,专心,脚踏实地的立足于新用户体验,维护好老用户平台挑战,做出自己的新锐特色。
海菱:虽然博客经济吼了很多年。博客热也风起云涌,似乎我们总在概念里打转转,而没有落实到经济利益上?不知道你对未来博客经济有何新的构想?
方兴东说:我们博客网从05年才开始正式走入商业赢利模式,博客还是一个漫长维护体验的过程,预计博客经济就在这一二年之内可以完全实现,为此我们将想得更多,看的更远。
海菱:方总请问您对博客传媒未来的发展有何新的想法?
方兴东说:第一:加强人与人之间在博客的互动。第二:拉大了社会关系群体,通过视频,博客圈,写博客,留言等方式使得博客更全民化,社会化,让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交流中找到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第三:促进了全民信息的社会化,未来化,多原化。
海菱:方总,不知您如何看待网报互动?
方兴东说:传统传媒转移网络,进行整合,这将是未来多媒体发展的趋势,内容尽可能往网络化靠,实行二者之间“1+1”模式,提高二者之间的资源互补互换。
海菱:方总,您可否对我们的观众朋友们说下您对四川的印象?
方兴东说:我对四川感情很深,一年都会来几次,四川是一个很不错的休闲之都,也许比北京更适合于生活,喜欢成都,喜欢这里的风景,更眷恋这里的小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