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est la vie :这就是人生

(2008-05-16 11:02:52)
标签:

la

面具

《包法利夫人》

温室

约娜

分类: 意识流范儿

“ c'est la vie ”是我喜欢的一句话,这就是人生,人生是什么样子?从我们在未知的世界里开始生命的旅程,再到我们在已知的世界里感受着生命的沉浮与起落,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我们的人生都在得意与失意中谱写着不同的乐章。

   莫泊桑在其长篇小说《一生》中讲述了一个旧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解体,描写了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女主人公约娜一生的故事。她的一生前半部衣食无忧,后半部却得依靠她曾经的仆人萝莎丽照顾才可以苟活,同样是女子出生在决定她们未来的同时,却无法主宰她们的未来。

   小说以爱以家庭以母亲为名,细致的描写着约娜的一生,就这样“一个始终纯洁没有沾染一丝污点的女性”。在经历了爱的浪漫与婚姻的实际孩子的不可把握之后,这位曾经对生活充满活力与梦幻的女子,在现实的残酷中变得沉默而凄凉,在爱人与亲人的双重别离面前变得来缺乏判断与自理能力,在对自己孩子的娇惯与溺爱变得失去了主见。

   温室里长大的母亲与温室里被娇惯的孩子,如出一折,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社会与人生,还折射出生命的渺小与脆弱。

   其实我们永远不能真正了解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所谓“人生而孤独”,只有那无边无际的寂寞是真实的一样。就象《一生》里的基调与场景,暗淡无光平实简单却又在风平浪静的结尾背后给我们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生活永远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坏,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好!

   亨利米勒在《黑色的春天》里罗里罗嗦所说的那样:“在欢乐和悲哀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它们融合成为一体,就像我们平时清醒的生活同梦幻与睡眠融合在一起一样。我们作为一个人在早上爬起来,晚上又走进海洋里,被彻底淹没,抓住星星与一时的狂热。”

    欧洲的作家几乎都着力写过幻灭,因为人生——幻灭是本质。他们总会给我们一种超脱的东西,从幻灭中开始,到幻灭中结束,少女时代的约娜对爱情与婚姻充满的幻想,不足以现实的残酷来得真实,《包法利夫人》对贵族生活的向往,对情人的物欲,对理想社会的期盼,不足以挥霍奢侈得让自己小资产阶级生活的破产来得惨淡,更别说加缪小说《局外人》对这个世界与社会的冷眼旁观,无论是看戏的听戏的还是唱戏的,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执行者或者是被执行的人都义无反顾的戴着张面具。

    人生的真实不是在于怎么去揭掉这块面具展示人性的自私与丑陋,而是怎么去戴上这块面具去展示自己的美丽与真实,以此迎合这个社会的规则,叔本华《论人世的痛苦》:“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c'est la vie :这就是人生。承受可以承受的,摈弃无法承受的,认同可以认同的,转换方式去接受你无法认同的,人生是一个不断的变幻与持久磨合的过程,是你一个人的战斗,一群人的战争。

作者:海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