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两性汤姆简奥斯汀男权中国 |
分类: 情感时评 |
女子无才便是德吗?
http://bbs.77cha.com/attachments/dvbbs/2006-5/2006561214764528.gif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男女篇中曾考察了男女的种种:“女戒淫邪,男恕风流”“妇人一丧夫,如竹子折,而男人若丧妇,如柳枝折”“男须嫁娶,女须守身”“过美不善”“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中国的文明史同样是对女权的践踏史(不包括近代),其间间或有象武则天这样的女人灵光一闪,但是不过是沧海一粟,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传统观念的千秋大业。总之,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
作为男权社会里的中国男人们来说,他们总会想方设法的捞些礼教或者老祖宗的古训来教导中国女性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他们惧怕女性强大,惧怕女性有一天超越他们,惧怕很多事情,其实他们只不过在他们的面子与自尊上打转转,中国人好面子的风俗,从男人要求女人的贞操带开始,到男人要求女人三从四德结束,就算到了新世纪依然有无数中国男人们沾沾自喜的想着娶女人的权力与女人们等着来娶的义务,随着中国女性与异族通婚的风气越来越严重,无数多的中国男人们又开始批驳中国女性的自私与难以满足。
然而实质上最难满足的是中国男性对中国女性思想的束缚与要求,包括他们对女性日益强大的恐惧,无论哪个阶层的中国男性,他们骨子里依然被 “女子无才便是德”所左右,尽管他们也在高唱妇女可以支撑半边天而实际上回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他依然要求自己的女人平庸一些比思想多一些的好,思想多的女性男人们总觉得无法掌控,就像男人们对白骨精的态度与狐狸精的态度有着太多差异,中国男性无论自己长得什么样,学识与素质怎样,他们往往要求中国女性的永远是漂亮第一,听话第一,思想是漂亮的点缀,有思想是好事,想的太多就坏事。
这便是安妮所说的此种女人的命运——因为太过植物性的洁癖,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此生最爱,从此笃定且淡定于孤单,直至终其一生。当然可以依靠自己独立,就如同任何一个出色的男人一样;却也在事业上赢得尊重与声名的同时,正因可以独自承受更多,而被社会所不同情,甚至排斥。
《成为简》是简•奥斯汀用传记方式描述她的一生:她的母亲竭力为她撮合婚事,对象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但是简不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认为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养活自身。于是,她拒绝贵族瓦斯莱先生的求婚,爱上了心灵相通的汤姆•勒弗罗伊,好事多磨,有人从中作梗,导致汤姆家人并不赞成二人婚事,汤姆决定携简私奔。但是这样一来,汤姆的经济来源就会被切断,简亦将面临着世俗的压力和贫困的生活。到底二人在私奔路上会走得多远?会不会有美满的结局?
所以成为简还是摈弃简的思想终究是个问题?女人码字多了自然难以驾驭,这是男人们的逻辑。世界上太多女子选择平庸是因为她们想依托着自己的平庸得到很多很多得爱,然而世间平庸的女子并不是她们生来就平庸,只不过她们被这个男权社会洗了脑,太多人选响应社会对她们的呼唤;对于那些自甘平庸的女子,与其说平庸,不如说聪明。有才了便是无德便无人敢娶死乞白赖地打拼个什么劲?可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呢?难道真的要因为惧怕孤单而放低界限么?把自己放在很低很低的位置才可以获得幸福吗?那些自甘平庸相夫教子的女性她们自身就活得幸福吗?或者说女人只要学会贤惠一切幸福皆有可能?
遗憾的是在处于民主与自由相互交接的社会,一个女子如果缺少才气与灵气结局也非完满,不是这个社会对女子的嫁人的成本增加了,而是这个世界的男人们明知道自己无法养活女性,还在哪里死撑面子,大凡他们娶回家的女人花瓶少了,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多了,尽管他们嘴上闹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实际上呢,他们骨子里依然觉得有才的女子至少懂得承担。当然他们也惧怕女人在家庭里承担太多,让自己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四海皆准的定律,无论结婚也好单身也罢,一个人做不到自身的独立谈什么都是奢侈,更别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试问男人女人们你们认为女子无才真的是德吗?这德与才得关系又是什么呢?
作者:海菱
转载: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