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旅行/见闻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贝尔尼尼米开朗基罗圣母怜子 |
一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圣母怜子》。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基罗以後的作品迥然不同。没有繁复的构图,没有多余的景和物,没有米开朗基罗后期作品中对强劲肌肉表现的执著,也没有对圣人的过渡渲染,展现在眼前的只有圣母的柔柔的轮廓线条(特别是下颌部分),柔若无助地摊开着的左手,和她怀抱中拥着的同样无助的软软的耶稣的躯体,还有那频添无限哀愁的白色裙摆。。。。。。
《圣母怜子》是米开朗基罗23岁时候开始创作的作品,在对宗教理解和处理技巧上更多地倾向于写实性和平民性,从而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充满清新气息的不朽的杰作。
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
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
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同时可容纳5万人
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穹窿顶,不仅外观精美绝伦,在内部同样有摄人的力量。抬头仰望,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
除去3件艺术杰作,教堂内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塑和壁画,也都是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先看一组群雕。人物三角形的位置分布给人以稳定和力量感!
一连串的大拱门两边各有上下两层的雕像。和中国的门神震慑邪妖的威武不同,这些先知和圣人更像是给迷途羔羊的指路人。
图片太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