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栻讲学于长沙城南书院,张寓即遣张巽从张栻学。

(2022-04-28 13:33:28)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71·岳麓诸儒学案·张锦溪先生巽》、清·嘉庆《惠安县志》有传。 先从张栻学 张巽父张寓知临江军,尝与张栻(南轩)共学。淳熙(1174—1189年)中,张栻讲学于长沙城南书院,张寓即遣张巽从张栻学。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71·岳麓诸儒学案·张锦溪先生巽》:“张巽,字子文,泉州人。父寓知临江军,尝与南轩共学,遣先生从之游。”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18·朱子泉州门人并交友·张子文先生巽》: “张巽,字子文,一字深道,五代漳州刺史清溪之裔。父寓奉议郎知临江军,尝与张南轩共学,淳熙中,南轩讲学长沙城南书院,寓遣子巽从之游,及归,赠以二诗,指示为学根本,且致属望之意。 其诗曰: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樵东。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 闻言有不信,渠自马牛风。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斵鼻工。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工。’ 又曰: ‘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孰知人心危,毫厘千万里。由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 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 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 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 南轩之教,使人先察天理、人欲之分,而培养扩充以复其性,其于圣贤微言,多以所自得义理为之解说,明透洒落,人人易晓。” 再从学于朱熹 张巽回到惠安,又向朱熹(晦翁)及门弟子刘镜(字叔光)请教朱熹之学,但不得要领。于是,张巽便直接赴武夷山拜谒朱熹,从学焉。(参见泉州人名录·朱熹、刘镜)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71·岳麓诸儒学案·张锦溪先生巽》: “时晦翁之学盛行,惠安刘镜,晦翁之及门也,先生数往问之,未能释然,曰:‘恐晦翁之教不止是也。’ 乃走武夷谒晦翁,以所尝与南轩讲论‘中和之旨’告之,曰:‘此某与轩晚年画一工夫。’ 临别,又请教。晦翁曰:‘南轩记岳麓,某记石鼓,合而观之,知所用力矣。’先生退而喜曰:‘吾谓其不止是也。’”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18·朱子泉州门人并交友·张子文先生巽》: “巽既受师传以归,杜门玩养,寡交于人,人亦鲜知之者。 是时晦庵之学盛行于泉,谓之清源别派,其学者如杨至至之陈易后之辈,持守讲论多可观。惠安有刘镜叔 光者,称为高弟,巽间从之游,因得所闻于晦庵者,未能释然,曰:‘恐晦庵之教不止此也。’ 乃走武夷谒晦庵,晦庵以所尝与南轩讲论中和之旨,告之曰:‘此某与南轩晚年画一功夫也。’ 临别又请教,晦庵曰:‘南轩记岳麓,某记石鼓合而观之,知所用力矣。’巽退而喜曰:‘吾固谓其不止是也。’” “南轩记岳麓”指张栻《岳麓书院记》,“某记石鼓”指朱熹所作《衡州石鼓书院记》。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18·朱子泉州门人并交友·张子文先生巽》:“按:文公撰《衡州石鼓书院记》在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年)夏四月,时文公年五十八,子文在作记后从学,自属晚年矣。” 临别时,张巽赋《武夷留别朱晦翁先生》(清·嘉庆《惠安县续志·卷10·艺文志》): “千灯圣道谁能几,苦卓先贤问一遗。 巨麓清扬知广大,石钟自况示精微。 山中夜冷雪客立,洞口秋深雁望飞。 此际殷勤分手去,明春策杖扣仙扉。”
该古诗《张巽简介》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shiren_view_9b8f2c43ac9b8f2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