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焦山

(2025-03-23 10:48:24)


知道焦山是因为茗山,而未见茗山之前便听说法师写得一手好字、好诗,被称为“书僧诗僧”。曾经很努力的想着向法师求字,现在想想那也是一种很是幼稚的妄念。
1994年5月,茗山法师以焦山定慧寺、栖霞寺方丈身份赴宝岛台湾讲经、传戒和参访。这是建国以来,大陆佛教界第一次派团到台湾开讲佛经、传授大戒。弘法期间茗山法师介绍了大陆寺院情况,使台湾佛教徒了解了大陆佛教现状,对大陆的祖庭、大陆佛教产生了向往。那个时候,我在金陵之声广播电台做新闻节目,编发了这条消息。
这次在焦山定慧寺的大雄宝殿,读到了茗山法师撰写的楹联:“从东汉开山,经一千八百载,利生弘法;自初唐建殿,历五代十朝人,不变随缘”。果然字以佛之心境,书写出沉穆空寂;文以清明平淡之风范,质朴离俗,表达出定慧寺来龙去脉。书文皆佳,堪为珍品。在定慧寺还参谒了茗山法师的纪念堂,也算不虚此行。
这次焦山游还认真欣赏了被尊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瘗鹤铭》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撰的纪念文字。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摩崖石刻,原石刻因山崩坠入江中,后打捞出,只存五残石,楷书书法,现陈列于焦山碑刻博物馆中。
《瘗鹤铭》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书法意态雍容,格调高雅,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无论笔画或结字,章法都富于变化,形成萧疏淡远、沉毅华美之韵致。堪称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传世名迹,与《石门铭》齐名,被称为南北二铭。‌
对于《瘗鹤铭》的书者,历来众说纷纭,一说为南朝梁的书法家陶弘景,又说是唐代王瓒。我更愿意相信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因为在镇江流传着关于《瘗鹤铭》的来历的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镇江女婿王羲之有一次来到焦山,看到一对仙鹤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王羲之看入了迷,想着如果写字也能如此,那么字一定会更好的。于是他便和养鹤的和尚提出,用自己的书法作品来交换这对仙鹤,和尚答应了。王羲之和和尚约好等他出去办完事情再来领走这对仙鹤,谁料当他再次来到焦山时,和尚告诉王羲之,这对仙鹤在他走后不久便死去一只,没多久另一只形单影只的仙鹤也追随伴侣而去。王羲之听后十分感伤,怅然提笔,写下了这篇千古不朽之作《瘗鹤铭》。
这次焦山游了解到,镇江焦山不仅有定慧寺和茗山在佛教界的地位,《瘗鹤铭》和古炮台也展现了其在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镇江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柚柚学围棋
后一篇:再走西津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