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第三十二章)
(2023-12-23 06:07:35)分类: 《道德经》解析 |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解读:
道质朴而无名,它虽然小得不能再小,天下万物都要服从它。侯王如果能够依道治理天下,百姓自然会顺从于它。
天地间阴阳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人得以自然均分。宇宙伊始便有了名份,既有了名份人就该知道自己的限度不可僭越。知道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就能安然无恙。
道引导万民归向自身,就好像河川引导水流奔向大海。
辨析:
道虽然无形无象,质朴渺小得难以察觉,但天地万物却都臣服它、顺应它。人间君王若能依道守朴行事,智者可以当文臣,勇者可以任武将,灵巧之人可以当杂役,力大之人可以负重物,何愁天下不太平?
天地自然交合,普降雨水甘露滋润万物。君王若能顺应民意不生事端,百姓便能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宇宙万物原本无形无象,是人类赋予它们各种概念使它们得以澄明,然而人类却常常为自己的创造所惑,止于概念而忘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古训。所以知晓人类认识的局限,分清人类创造的主观世界与直观到的客观世界之边界,才能避免纯粹理性思维带来的危害。
绝对真理不复存在,因为绝对与相对互为根据缺一不可;客观真理不复存在,因为客观与主观相伴相依难以分割。道宛如神奇的地平线,你可以远眺却不可逼近,你越试图接近,它反而离你越远;道宛如水中旖旎的月影,你可以欣赏却不可以把玩,你如果试图拥有它,她反而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道存在于世间,恰如河川溪流归于大海,年年岁岁万世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