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第十八章)
(2023-12-07 12:27:46)分类: 《道德经》解析 |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读:
大道被废弃后,国家才需要用仁义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聪明智巧被用来追名逐利时,阴谋诡计就会泛滥成灾。
亲人间勾心斗角六亲不认时,才有大谈孝慈的需要。
国家征战不断混乱不堪时,便需要忠臣出来收拾残局了。
辨析:
“大道废,有仁义”并非对仁义的否定,那些认为老子反对孔子仁义主张的人真该好好读读这一章。老子是站在哲学的层面看问题,如果站在道德层面他也会是仁义的维护者而非破坏者。在老子看来大道存时,人们会自觉依道而行,哪里还需要人为制定出一些道德规范呢?
前一篇:风雨笔耕路(长篇连载2)
后一篇:风雨笔耕路(长篇连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