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新解

(2017-12-06 09:14:10)
分类: 《论语》新解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新解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篇》11·20 

 

解读:

子张问善良人的成功之道。

孔子说:不要老重复别人的见解,更不要偏执于某一家理论。” 

孔子接着又说:总是附和赞美尽说冠冕堂皇大道理的人,那种人究竟是真君子呢?还是伪君子呢?

 

辨析: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通常被解读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难以到家。”这种解读源于程子:“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照以上的解读,孔子便成了一个墨守成规的人。

我认为下面那一段“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应该合并为一段,这样意思就很明朗了。

孔子在这里是想告诫子张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其言外之意是:

道的伟大奇妙之处就在于她不是可以被规定、被限制、被定义的,所有企图给道下一个明确定义的做法都是对道的阉割与扼杀!

当所有人都持同一种思想时,他们不是离道更近而是更远。这是因为同一性只是墨守成规的代名词,差异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未来的希望永远深藏于异端中,新一代人只有不断挑战常识才能走出前人的阴影,创造出自己壮丽辉煌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