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会爱孩子吗?——读《为何家会伤人》有感

(2007-10-20 10:16:10)
标签:

育儿/亲子

溺爱

真爱

独立

自我意识

分类: 育儿经
     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wuzii)。
 
     从昨天到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看得并不太多,但就是这不多的几章,已经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尤其是第一章,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真的,儿子六岁半了,我才看到他这本书,真的有些晚了。
 
     这本书的第一章,讲述了溺爱的心理真相,以及它的危害。我看了,竟觉得有些怵目惊心!摘抄其中一段文字: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
     夫人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人的床铺,整整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痊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就是这段文字,像是给我心头重重一击!原来,这就是溺爱。从那根鞋带开始。而我呢?竟与那位夫人一样,因为儿子系鞋带不太熟练,我至今还没给他买过什么需要系鞋带的鞋子!难道……我不敢想下去了。
 
     文章中说,0岁-2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2岁-4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注意,是2-4岁,而我的孩子已经快7岁了,我才刚刚看到这本书,刚刚醒悟到这一点。
     文章中说,如果孩子要去拿十米外的一个玩具,家长绝对不该自己大步流星走过去,帮孩子把玩具拿过来递给他!看起来,我们这是很随意地做了件爱孩子的好事,实际上,却是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而这样的事,我和我家阿姨不知做过多少次……数不清了。
 
     溺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只会压制而不是助长孩子的成长。这一点每位家长心里都清楚,但包括我在内,又有多少家长清楚地知道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是不是已经是溺爱了呢!
     文章中说,18岁之前的孩子,一直都在探索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探索过程从刚出生不久就开始,但到了2岁-4岁会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我探索,而不是什么都帮他做好,那么他就会形成自己的感觉,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思想……最终让他知道“我是谁”。能够越早拥有自我意识,长大后才能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创造力,才能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而且,还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父母从小就为孩子完美的安排好一切,却不一定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孩子找不到自我,长大后会非常痛苦,生活会很茫然。这样还是比较好些的,如果走向极端,他们的自我可能会病态的无限膨胀,内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样发展下去,最终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噩梦,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做家长,要学会用“真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在2岁至4岁,这个最关键的时期,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不要什么都包办,不要让他们只能乖乖地听从于我们的安排,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的面前,给他适当的引导与协助,这就够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自我意识、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真正做一个独立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