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笔记:三月
(2014-03-15 09:44:23)
标签:
情感笔记三月 |
分类: 情感笔记 |
55
推开窗,海上牛奶般的白雾。再看东方,倒是大太阳。
想起那首老歌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又继而想起那首“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今生没奇缘,偏又今生遇着他。心底直叹。怎会写得这般美呢!这般好,怎不叫人醉?!
这样想着,心里不免就悄悄柔柔哼唱,心里不免就住进了翩翩蝴蝶。
想来,这是三月了。
有一抬头的倏忽感。
我有多久没动笔了?
日子懒而漫长。
想去踏青了。
想去草地上坐坐走走晒晒阳光打个滚儿。
想去林间寻找耐不住寂寞的三枝两枝桃花。
若可以,可别在发间。
我要翻找出沉睡一冬的长裙。
我要穿上它。
我要去采一把回来回家插起来。
我要装扮我的房间。
就用那艳桃花。
然后我要坐下来。
然后我要为自己泡一杯浓咖啡。
然后我要长久的发呆的痴痴看我带回家的艳桃花。
我什么都不要做。
我就想这样静静温润在三月的春光里。
看累了。
就读一读叶芝。
这很惬意。
三月之前我都做了些什么?
一直在读书。
读完梁实秋。读完张晓风。读完帕乌斯托夫斯基。现在又在读阿兰.德波顿。他是个有趣的人。他写《爱情笔记》,写《爱上浪漫》,写《亲吻与诉说》,写《身份的焦虑》和《幸福的建筑》。都让我觉得新鲜。他藏有哲理的光芒,有俏皮而冷幽的梳理感。他从来不会做作。他不喜欢矫情。他喜欢一语中的。
但是我想说。我不够爱他。
我不想骗我自己。在这一点上,我宁愿真诚。
这样一路读一路对比下来。我爱的还是梁实秋的那份隽淡,张晓风的那份缓缓那份娓娓道来。当然还有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那份真挚的孤独。
大概真像张晓风说的那样,人是要活很多年才知道感恩的,才知道万事万物包括投眼而来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风,无一不是豪华的天宠。才知道生命中的每一瞬时间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羽,才相信胸襟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
我是认同的。
此刻我写我诉我所有的温柔与情感,都源自这份知足的感恩。都说春色恼人,可我不恼。真真不恼的。就说这三月吧。有好几次,我驾车路过一个咖啡店的门前,都被门前那几棵树给骗了的。呀,开花了!那么好呀,桃花吗?那是我第一次被骗时的欢呼与尖叫。后来知道,那是店主别出心裁在树上缠放了几朵假桃花。粉艳艳的,我还以为是真的。知道真相后我笑了。笑自己笨傻的好烂漫。可是,谁让这是三月呢。摇头晃脑间,三月就这样轻轻地来了。春风佛面,软软酥酥。使得人心也渐渐的软软酥酥。想唱歌,想作诗,想走出去。走到青山与白云间。就像德波顿的“亲吻与诉说”,就像他的“爱上浪漫”。也或者像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像张晓风的“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像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你会留恋三月。你会对三月说好多好多话。你会给自己来一杯热咖啡,很有范儿的喝上一口然后俏皮的耸耸肩,哦,味道还不赖。要不要我们去外面走一走,去看看篱笆墙上的蔷薇?你会这样建议你身边的爱人。OK,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当然,如果你觉得累,觉得疲惫,觉得还是想宅着,宅在三月的房间里。那么也是好的。你可以与古人聊聊三月,与西方人聊聊三月,与老农老圃聊聊三月。怎聊?去翻书啊。书会给你一切。古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你自然也可以。总之,你尽可在这三月的浩荡春光里随心所欲。没有人会控告你,呀,你浪费了三月。
那么现在,我要放下笔了。
我需要去喝一杯。外面海上牛奶般的白雾已散了。你瞧,就在我落笔的功夫,它散得可真是够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