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笔记:南京。上海。
(2011-12-06 16:32:15)
标签:
情感笔记路上南京上海 |
分类: 情感笔记 |
20
好久没能静下来写了。内心告诉自己,不能荒疏。
人要战胜自己。
感情是细细的流。此刻,源头在哪我完全不在意。
就随意吧。就让它随意流。在我血管里。流经我身体。每一尺每一寸。我只听着。
然后写下它。
这个深秋11月9日,我在南京。
南京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让我走的脚疼了。在新街口,南京很繁华的一条街,司机把我放下就走了。当下落入我眼的是蓝湾。黄昏,宾馆旁那么一片蓝韵,煞是迷人。带给心宁静。是湖和海的颜色。我记住了,蓝湾咖啡。那个时候我正拖着行李在找宾馆。街头很熙攘。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走,完全凭感觉。但是有一点,我喜欢南京。喜欢它扑面而来的味道。后来总算住下了。找到第5家宾馆。高跟儿鞋。脚走得很疼。人一到房间就呜呼哀哉,扑到床上再也不想起来。
夜里,南京被裹在深深的夜色里。饿,去外面的酒店寻盐水鸭。处处都是陌生的口音。那么多的特色小吃。发现,女人在南京,似乎活得更强势些。你看酒馆。许多吃酒的,来来往往女性单独呼朋唤友出来消费的,实在好多。相比较北方的城市,这种现象,比例明显要高。有趣。后来樊姐远从扬州来南京,我们一起吃饭。戏谈。我重申我的这一发现,樊姐笑了。那情态,自是也有一番在家庭地位中被男人宠捧的“小霸气”。很自信。有女人的小可爱。
那个夜晚很美。
因为陌生。因为陌生而有的神秘。还有真诚。是美丽的约。
城市和人是一样的。很多的美,皆因距离而产生。如果你越了解越爱,那一定就是好的。
在宾馆走廊,红色的地毯。宁静的。人走在上面完全没有声音。
樊姐与我,我们分别闲闲依墙而站。说话。音很轻。似乎整个的夜都是我们的。柔软。象两只墙根下的猫。
第二天我们游中山陵,明孝陵。俨然是了姐妹。
南京是好的。在从南京去上海的路上,我这样对先生说。
秦淮河给了我一个梦。那夜天上有白月。我立在桥头静静看。夜色下的秦淮,美的不真实。两岸的秦淮人家,更是浓浓古韵风雅无边。一时间不知了今夕是何夕?仿佛自己荷叶为船乘舟而来,两岸皆是风流才子如花美眷,琴棋书画,笙歌艳舞,诗词曲赋不绝于耳。想,古人的风雅才是真风雅。
后来直到在上海,我一直念念不忘南京。
我说南京的豆腐那么白那么嫩。我说我好想念南京的咸蛋黄锅巴。真是好吃。就好比在上海新天地,在一家咖啡馆里,我吃到一款“印尼炒面”,那滋味,真真是让我魂牵梦饶了好些天。
再次去上海。是考察。
看上海的咖啡馆。
一直有旧上海情结。读书。记得霞飞路上很多故事。喜欢那份幽幽的绵。和岁月一样久远深长。好比老屋老照片。被时光一雕刻,便慢慢有了味儿。我看上海,怎么看都是不够的。
第一夜,在上海的巴国布衣。喜欢饭局中途的川剧变脸。想,餐饮与文化要做到极致,做到完美融合,绝非易事。是一定要有足够的底蕴与实力在。后来去静安寺。心得以沉静片刻。在寺院里转,看一老人带了孙女儿在喂鸽子。那鸽子的尾巴俨然象开屏的孔雀,一直在地上闲闲地转,并不停的咕咕叫。周围有许多香客。我看了半天。极喜欢这样的时光。想起前不久翻杂志咖啡时代。里面有提到寺院咖啡。一边是佛学书籍,一边是香醇咖啡。真是别有一番意境。
之后去了衡山路酒吧一条街。还有思南路。新天地。我试图找寻几种令自己满意的主题风格。譬如书吧与咖吧的融合;譬如爵士,譬如民谣类音乐咖吧等,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反而是喝了一肚子咖啡。之间还被悠扬的钢琴吸引,去了教堂。看了几个公馆和艺术画廊。还邂逅一家音响店,享受了半天的音乐时光,抱回一大摞唱片。期间记住了一间小咖啡屋,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名为“陋室”。
上海,总能带给我新奇和许多的想。
总能。
象那一款“印尼炒面”,我是再也忘不了了的。
正如很多人,很多事。和霞飞路一样,是烙在岁月光阴里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