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一月看电影手记

分类: 电影天堂 |
2022年十一月看电影手记
动画片《新封神榜:杨戬》:在这个故事里沉香和杨戬也同样是两面镜子。一心救母的沉香何尝不是年幼劈山救母的杨戬,那时他满心期待,劈山之后,定能救出母亲,这里面折射出的是对亲人的爱。而故事里的杨戬就是长大后的沉香,当知道劈开华山也救不出亲人,是否还要劈山来让那些无声的牺牲者重见天日,他最后做出了选择,其中折射的是对天下众生的义。
【网络电影】
网络电影《重启之深渊疑冢》:《盗墓笔记》系列的电影《重启之深渊疑冢》送给盗墓粉再过一把瘾。虽然这部电影不是盗墓铁三角为主角,但是制作质量方面和电视剧版的风格一样。《重启之深渊疑冢》这部电影讲述小花解雨臣为黑眼镜投资一个医疗研究团队为黑眼镜医治眼睛,研究的开始必须寻找一种寄生虫,于是整个团队就出发到中缅边镜的木马部落。刚好黑眼镜就在那过上半退休的生活。在黑眼镜的帮助下小花解雨臣队伍顺利进入到一个古墓中去,进入到墓穴中肯定少不了的机关和怪物。没想到这次黑眼镜让盗墓粉有点意外,他竟然会用风水秘术去开启机关,在原来给人印象中的黑眼镜是一个处处想要挣钱的人,背着全是食物的背包,遇难时就只会拼命跑,而这次的黑眼镜只要眼镜一脱,就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多了一项新的技能。
波兰电影《颠倒黑白》:影片通过一个波兰的普通家庭生活反应出波兰极权政权建立初期的情况。一个政治迫害频繁和特务监控严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一个年轻的女孩爱上了一个为组织服务的特务(她受到了特务的欺骗)。可当这个特务要求他的情人帮助自己监视别人时。女孩内心的正义压倒了恐惧和对情人的爱。她毒死了她的情人——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这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唯一的既能维持正义又能自保的方法。当女孩将情人的尸骨埋在新建的波兰政府大楼地下之后(那时这栋大楼还只处于打地基的阶段),她发现自己怀上了情人的孩子。她把孩子生了下来。几十年后,当她已是老太婆的时候,她的孩子勾起了她对情人的回忆。她来到波兰政府大楼旁(此时,极权时代已经结束了),她抚摸着大楼的石壁。电影就此结束。我想,也许,她想起了她的爱。尽管她那死去的情人是她的正义感所排斥的人。这种反差就是电影队极权主义的最大控诉,因为极权主义意图消灭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如果我们要保住人性中这些珍贵的部分,我们必须时刻偶尔挖挖极权主义的墙角,否则,也许,恐怖政治会在人们记忆的遗忘处卷土重来。
英国电影《呼啸山庄》(2011年版):该片改编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作品。在创作电影以前,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先读了一遍原著小说,并且了解了原作者的想法,而阿诺德个人的想法是在第二遍阅读中产生的
。在创作该片时,阿诺德融入了自己对原著作品的理解,剧本的情节只还原了原著的三分之二处,并且在场景、角色等地方做了改动;例如把原著中的山庄改成了农庄,吉普赛人改成了黑人
。不过该片把原著小说改编的面目全非。从情节上看,影片在原著小说进入高潮的节点戛然而止,而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在片中也不能得到全面的展现。此外,导演过于频繁的在影片中使用"树叶"、"羽毛"、"动物尸体"等隐喻也让部分观众难以忍受
美国电影《梦乡》:影片改编自已故漫画大师温瑟麦凯的连载作品《小尼莫梦乡历险记》,以每周单页彩稿连载的形式,叙述一名小男孩尼莫穿梭在称为「梦土」的非连续梦境与现实之间,与冒险伙伴一起成长的故事。麦凯当初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小尼莫》时,是以他小儿子罗伯特为原型,尼莫所经历的那些奇妙梦境,事实上也是来自罗伯特口述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梦境内容。不过画着画着,尼莫的经历也开始和麦凯早前作品里的主角一样,渐渐挖掘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痛和遗憾。不仅仅是故事里有许多暗喻:灯塔象征「希望之光」,地图象征「人生方向」,梦珠象征「救赎」,失去了入梦能力的成年人「虽是醒着却像睡着」……等等,就连小主角的名字“尼莫”(Nemo)也是取自拉丁语中的“没有人”(No one)。这部充满教育意义的漫画,将当时被视为末流消遣的报章漫画,从娱乐拉高到一个文化作品的层次,并曾先后改编为舞台音乐剧及动画电影。《梦乡》是近年少见的正统童趣故事,叙事手法、运镜剪辑、特效及配乐的运用……都极有大银幕水准;关于生离死别的教导,也适合亲子共赏。
苏联电影《驿站长》:摄于1972年,根据普希金的小说改编。十分忠于原著,优美如油画,无论是白雪茫茫的严冬,抑或明媚碧丽的春日,都满溢着俄罗斯式广袤悠远的笔调,这片土地从不缺深情守望与壮烈爱恨;情思如同物景一般忧郁而心碎,这个通过第三者转述的悲伤故事,个中曲里戏剧化的情节已无从细究,但辗转的心思和想望,亦流露出叙述者无法言传的心事。
香港电影《七人乐队》:这七位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导演,各自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给香港写了一封带着强烈个人特点又心意绵绵的电影私信,从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眼中过去、现在和未来香港的模样。
当《七人乐队》的导演们通过电影表达对于一座城市的喜爱时,更多的是沉浸在过去的时光里回忆。影片中并没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香港”的片段,但仅仅是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时光,就足以让人物对它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特别是在人物即将离开这座城市时(《别夜》《回归》《迷路》),它显得尤为伤感浓重。哪怕是《迷路》中,返回城市的主角在偶然的车祸中去世,也无法剥夺它对这座城市和它的历史沉迷般的喜爱。只有在影片的结尾,徐克戏谑的《深度对话》摆脱了这样一种对于这座城市无法诠释因由的沉醉迷恋状态。在无法设定年代的将来时中,人物们似乎在努力辨清自己的身份,却又不断沉入到病人与医生的错位转换之中。幻想成为他者,却又忍不住对这样的心理进行一次次诊断的状态,也正是香港这座城市无法规避的文化心理症候。在此,《深度对话》似乎善意地嘲笑了前六段在情感上的过分沉迷,但同时自己却也陷入了无法判定身份的困惑之中。而以如是喜剧性的荒诞来结束对一座城市的情感表达,体现的正是香港电影独有的举重若轻娱乐一切的独一无二个性特征。
电影《平凡英雄》:电影展现了人性最美好的那一面。越野车被唱歌跳舞的人群堵在步行街时,大叔看见哥哥硬闯本来是生气的,可是看到后排重伤的小麦后,他主动拿起喇叭帮忙疏散人群,给小麦让开求生通道。在机场里,等待登机的那几分钟,应该是电影里最难的煎熬,利己还是利他,这是一个漫长的选择。每个人都不想在凌晨下机,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的反应,但偏偏是那个看起来桀骜不驯的蓝头发青年迈出了这一步,把座位让给了小麦和哥哥。当小麦陷入昏睡时,那几个一开始不愿让出座位的乐团大爷大妈,拿出了乐器给小麦演奏,当整个机舱唱起《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时,我的眼睛也忍不住发酸。
电影《勐垅沙》:一部老电影,曾在小时候,学校军训在部队营房里看的,这次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寨,使我想起了该片,故事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虽然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在祖国的边陲之地仍有不少残渣余孽蛰伏潜藏,图谋不轨,随时妄图推翻新政权。解放军的军旗迎风招展,国民党的败部丢盔弃甲,从云南地区撤出。为了荡涤当地的残余势力,解放军某部指导员江洪(王心刚 饰)带领工作组深入傣族人聚集的勐垅沙地区。但是女特务刀爱玲(曹樱 饰)蛊惑当地头人布亢(刘怀德 饰),令民众对工作组产生误解和敌意。工作组不急不躁,一点点取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与此同时还与反动势力做着不懈的斗争……
电影《哥,你好》: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能够引起一个深刻的共鸣吧,从一开始对于父母的各种误会,到最后努力的救父母,这就是一个对自己的自我治愈的过程,正是因为自己付出了爱,才更能够感受到收获的爱是多么的珍贵。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或许就像主人公一样不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可是当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也逐渐变得成长起来,对于那些不能理解的事情,也都慢慢的释怀,这部电影的格局一下就变得更高了,在有笑点的同时,也有感人的泪点存在,就是一部能够给人带来颇多感慨的温情喜剧。 能够在观众轻松观看的同时,也引起这么多的共鸣,这就是这部电影让人觉得感动的地方,或许在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都应该要经历这样一场来自我温暖成长的历程,这样才能够去更好地理解生活当中的那些值得去珍惜的爱,有的时候当我们失去了之,才能够懂得去珍惜,所以当我们还能够更好地陪伴在家人的身边,就要去学会爱人,学会珍惜自己的挚爱,或许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应该要在一场成长当中去学会自我救赎,懂得如何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