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

标签:
庞中华字如其人磨合期仿宋体门诊杂谈 |
分类: 关于小猪的事 |
上次在王老师膏方门诊抄方的时候,老师调侃“字如其人”,以我们的字为例,分析了学姐,师兄和教研室一些老师的字和他们性格上的切合点。因为那天我有点感冒,头有点晕晕的,于是就坐在门口叫号,我认真地听着老师分析,一边在脑海里将大家的字和平时的片段回放,字如其人,其实还是不无道理的。同时,我也在默默地期待老师会给我如何的评价。
还是有点失望,老师的名单里并没有我。我坐在那里开始了我最擅长的自我分析,我的字是非常标准的方体楷书,小时候是按照庞中华的字帖练了好几年,后来练了一年的仿宋体,不过仿宋体太规矩了,我写起来太刻意,于是恢复到楷书,不过已不同与庞中华的风格了,具体是哪种,说不上来,之后的字就是随心所欲了。
我在老师眼里是什么样的“字如其人”呢?我想起了我与王老师从开始到现在的相逢。
大概是前年吧,在分配导师的通知还没下来的很久之前,各路人马就已经蠢蠢欲动,或者说是见缝插针地找机会去选择自己未来的导师,比较迟钝的我到战局尾声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我选择了王老师,说实话,王老师正式的内经的课我倒没有上过,我见到王老师是在一堂书法讲座上,王老师的字写得真心好看,他后面跟我们提到他当年下乡上学最享受的时刻就是练字,几十年从未中断过,我深信不疑。就是那些对联,那些落笔的掷地有声,让我脑海中想象出一位饱读诗书,博古通今的文人雅士,我印象中的中医就该有如此造诣。从考虑到选择到决定很干脆,决定了就要去联系老师,在学校,我是无名小卒,不是特别优秀,不是特别聪明,不是特别有底气,我苦思了好久,该怎么去找老师,是打印一份简历?还是去当面自我介绍?我找出一张纸,拿起钢笔,记录下自己的心理过程,以及选择老师的理由,那个晚上,我拿起钢笔,写到半夜,小心翼翼,一笔一划,不知不觉2000字。第二天我忐忑地到教研室,王老师是个忙人,以前不理解,现在倒是了解了几分。王老师行色匆匆地出现在办公室,我站起来,不流利但很坚定地表达了我的意愿,过程的开头当然不是很顺利,老师表示他有学生了,表示他的名额有限,当时真心觉得没戏了,但不甘心写了这么久的字白白浪费,于是还是请王老师收下我写的自我简介,默默地离开了。后来收到王老师的短信约我面谈,我现在还记得那条短信是“汝函已阅,请于星期一中午12点半面谈”。我不得不说心里是有点峰回路转的小雀跃,也有点运筹帷幄,早知如此的小得意,于是导师这回事就定下了。
后面实习一年,我向王老师询问是否需要我前往抄方,王老师拒绝了,要我好好专心实习,抄方等来年再说。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淡如水地与王老师往来,直到我实习结束,正式成为王老师的学生前去他门诊报到的时候,他认不出我来了,那时,我站在门诊门口,有点尴尬,有点失落,有点懊恼。不过一切还是很顺其自然、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作为这一届的学生,我正式去门诊抄方了。之前说过了,我不优秀,也不聪明,用老师的话来讲,有点呆呆的,特别是一开始,我对老师的常用药不是很熟悉,对老师的口音不是很习惯,经常会老师开方开药时不自主地楞住了,反应不过来,我始终都是低着头,旁边的师兄师姐和老师配合得那么默契,而我,带着心里小小的委屈与对自己的埋怨,理着开始的不顺,作为一个新人,这是必经的过程,所以我将一切交给时间,时间向来是我的伙伴,渐渐与师兄师姐熟络起来,老师也渐渐接受并包容我对上海话的慢反应,但是我实在是太低调,太不出挑了,基本是听的多,说的少,很难让人有很深的印象。不仅是和老师的相处,平常和人相处亦是如此,不远不近,不温不火,平淡如水,难以察觉的存在。
王老师这边我还有个师妹,这是我抄方后才知道的,当得知这件事时我的惊讶让人难以理解,她是我下一届的学妹,在我找王老师之前就自己奔到王老师这边抄方了,算起来还应该比我早入门,抄了一年多的方,然后就算定下了,我又默默地想,这就是区别吧,同样是找老师这件事,我和她明显的不同啊。所以当我还在磨合期时,她已先我进入默契状态了,虽然抄方大多时候是形式,但是于我来讲,是非常郑重的一件事,代表了老师对我的信任与承认,老师说不需要我去门诊的时候,我也自己纠结了一段时间,想老师会不会只是客气地回绝,其实是希望我前往的,不过,我当时想没有得到老师的征求就贸然前往会有些唐突和不礼貌,就作罢了。当我看到小师妹的时候,那个纠结过的想法又出来纠结我了。在开始的磨合期,我想象中的王老师是古板,传统,而且严格的。
磨合期已渐渐结束,离默契期又差那么一点点,偶尔我还是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消化一些委屈的情绪,不过,还好,因为一开始我的不顺利,到后面只会越来越顺利,就像平时和别人相处一样,我只会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因为一开始我都是处于不喜欢的状态。有时候老师看到我的字还是会由衷地赞一下,我每次好想他说“字如其人”啊,多想老师能多看我一眼啊。
我有着一点小小的自卑,在老师面前,在师兄师姐面前,甚至在师妹面前,不过,时间会帮助我,现在差不多3个多月了,我也渐渐了解老师,其实老师是个很聪明很点到为止的人,不说不代表不关心,不提不代表不知道,理解了这一点后,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种云淡风轻的自在感,我就喜欢这种形神合一的和谐。老师也会讲一些很好笑的笑话,也会偶尔普及一下传统的知识,慢慢地更立体地与我想象中的老师融合在一起。我也会立体而真实地慢慢渗入老师的印象中。
我的字,到底在老师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呢,是耐看还是不耐看呢,和我的性格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呢,我猜大概老师还没想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