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上手术台

(2010-10-24 10:32:43)
标签:

阳春

手术台

手术室

《白雪公主》

手术灯

杂谈

分类: 小猪学医ing...

第一次,是一个质变的标志。眼见千遍,不如上手一次。特别是在外科这种君子动手不动口的科室,手术台就是一个科室的LOGO,没想过上手术台的医生不配当外科医生。当然,我不是外科医生,我只是来外科实习半个月的小实习生。因为我们这组缺人,所以,老师勉为其难,我也迫不得已第一次正式走上手术台。

我不是第一次进手术室,但是是千真万确地第一次上台,站在手术灯下,参与整个“一刀两断”到伤口“破镜重圆”的过程。

http://s2/middle/4b173076g9355278ab1c1&690
(在手术室里不能拍照,就从网上找了一张,手术室其实和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了。。。)

进了手术室,换上一身绿色的洗手衣裤,戴上帽子和口罩,站在更衣室,我对着镜子,恍如隔世,这日子过得跟盗梦空间一样有设计感,我都想转个陀螺来看看我是不是站在真实的轨道上,换完衣服,去洗手台洗手,这里洗手绝对是个体力活兼技术活,洗手衣是短袖上衣,和一条长裤,虽然是短袖,依然要先把袖子再往上卷一点,因为洗手要清洁到手肘以上,先按照平常的六步标准把手洗干净,和病房里不同的是这里不仅要洗,还要刷,专用的无菌刷子,在我未沾过阳春水的手和手臂上不遗余力地刷过来刷过去,因为是第一次完全走无菌流程,洗手这个入门把式我还是很生疏,不过还好老师脾气好,我就依葫芦画瓢地完成了这个过程,洗完手后,手就只能腾空在胸口前面的区域里,因为这是无菌的范围,还没上场,我的手就举酸了,原谅我这么没出息,进入手术室后,病人在麻醉和插管,我们继续做清洁工作,我觉得手术室擦干洗完的手和手臂的过程真是个优雅而高贵的动作,就像在高级西餐厅里,轻巧地打开叠放整齐的无菌毛巾,展开,并对角对折,轻轻盖在手腕,然后另一只手捏住直角等边三角形毛巾的两个底角,轻旋从手腕拉到手肘,这套动作行云流水,绅士极了。接下来是穿手术衣,这个对我来说也是件很有难度的事,因为,手不能随心所欲地互相帮助,两手从前方插进袖筒,接下来两只手就各凭本事了,绝对不可以互相接触,而且记住,手依然只能在胸前方,不知是我的手太短还是袖子太长,我就像一条绿油油的海藻,两只手僵硬而局促,但在可以活动的范围内求生一样地充满爆发力地扑腾,当时的情景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囧”啊!最后好心的老师帮了我一把,让手术室回归了严肃的氛围,接着是戴手套。我以前在实验室就很讨厌戴橡胶手套,因为我的手有点婴儿肥,和手套的size不大合拍。而且又是无菌,不会戴手套的人是会被鄙视的,之前老师已经教过我一次了,我不可以再被人鄙视了。大家自己想象一下吧,规矩是没带手套的手不能碰到手套外表面,而带了手套的手绝对不能碰到手套内表面。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开始手术了,第一台手术是切除甲状腺,主任主刀,老师是助手,我是助手的助手。其实这种切除手术,就是探囊取物。先通过B超啊,CT啊找准病变部位的具体位置,再分析形势,在最有利的位置划开恰到好处的刀口,患者已先用手术巾覆盖,只暴露需要手术的部位在医生眼中。灯光聚焦在这里,我之前一直觉得武侠小说里写刀光剑影特唬人,而在这一刻,我彻底相信了,刀光是多么有杀伤力,一把小小的手术刀,刀片不过几公分,但是,在手术灯的聚焦和特写下,气场十足,反光让我眼睛都睁不开,是不是每位手术的医生前世都是火眼金睛的天使啊。皮肤划开,血无声地渲染在洁白的纱布上,我突然想到《白雪公主》的开头,多么相似的场景啊,白色和红色配在一起,有种病态的华丽,如果无视周围这绿油油的手术巾的话。主任是何等的心灵手巧,就在我被刀光闪了眼睛而走神的那会功夫,便找到甲状腺了。接下来就是抽丝剥茧了,将肿块与周围组织有组织有计划地剥离,手术其实是门艺术,就像第一刀划开皮肤,那是手术的一声令下,掷地有声,不带任何犹豫和迟疑,自信溢于刀面,而在这时,小心翼翼,明察秋毫,尽量避开一切不必要的伤害,该结扎的地方妙手生花,该固定的地方打结如飞,我现在了解到为什么每个外科科室的抽屉手柄上都是线头缠绕,分外妖娆了。而我的工作就是拉住那些线,让老师们更方便地深入虎穴。不过在手术室说到底我还是外行,手术到精彩处,主任会有感而发,老师会心领神会,而我只有察言观色的份,到底妙在哪里,或者难在哪里,我没有概念。就像不下过百把盘棋,又怎么能体会到棋谱中的暗藏玄机?而每每这时,看着老主任的喜形于色,我忽然想到这也许就是“谈笑间,强儒灰飞烟灭”的境界吧。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手术,真正的大场面要到下个科室——心胸外科去看了。第二台手术,是个背部脂肪瘤,主任大概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就走了,于是手术台就剩我和老师了。的确和刚才相比,背部的结构就简单多了。原先用手摸摸,以为就是皮下的一个肿块。后来切开皮肤和脂肪,竟在还要深的地方,在肌层下面。只要知道具体方位了,在背部也没什么很要小心的血管神经,直接手进去捞了,真真很大一个脂肪瘤,大概有两个拳头这么大,很完整。我问老师,这个是怎么长出来的,老师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我和老师都心知肚明,这个人很有可能再复发。不知道原因,断不了根,这也是件很遗憾的事。这种情况,虽然西医手术来得利落,但是做得并不干净,不如中医的辨证论治,配合整体状况,来让人体自行消退来得放心啊。

手术完后,我穿上白大褂。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毕竟不一样,我第一次上了手术台,我上过手术台,算是一个质的跳跃了,不管我以后是不是在手术台混生活,有这个经历也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留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