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师者会诊单病史学姐稿子杂谈 |
分类: 小猪学医ing...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话对也不对。
诚如所言,每个人都有其过人之处,都有值得人学习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老师,师与生之间是讲缘分的。所谓缘分,就是你情我愿,你愿意传道授业解惑,我乐意洗耳恭听快乐崇拜。
先讲实习的经历。
我这个星期在乳腺外科实习,比上个科室忙,而且忙的不是一个数量级,虽然我的工作都很琐碎。
工作琐碎、简单对于我来说并不是游刃有余,很多事情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会有很多细节让初登宝殿的我防不胜防,错漏百出。虽然在医院,实习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又不是学生,总之身份还是很尴尬的。到医院实习之前,师哥师姐们都说要眼明手快,目观八方,没有人会教你,都要自己去争取自己去造化,在岗前培训时,更是有位老师很真性情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是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过渡期,没人把你们当学生,也没有人把你们当医生,总之没人把你们当人,自己好自为之吧!”带着来自各方的前车之鉴我们战战兢兢地踏下了临床。
在第一个科室我真的是度日如年,小心翼翼并不能覆盖掉我的笨拙迟钝,以致最后成了科室里的闲人,每个人都在忙着手上正儿八经的事情,没有时间和空间给我一个当学生的感觉,那种极度的没有存在感的感觉折磨了我好久,甚至在离开科室的时候都没有人说声再见,我甚至觉得是不是科室没了我也许会更好。
乳腺外科是我实习的第二个科室,出乎意料,我竟在这里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与耐心,我甚至有点受宠若惊。她们会分事情我做,虽然我不会,但是那种类似老师的感觉让我勇敢地接受任务和面对犯错。
问病史,在中医外科时(第一个科室),学姐说问病史应该问哪些哪些哪些。我承认我还没有习惯主动,在这里我东南西北都没有摸清楚,实在有点入不了戏,结果我从来都没有问一句,也没有谁说什么时候该问病史了。在乳腺外科第一天,住院医生郑老师,一个很温柔的姐姐很自然地说“今天有四个新病人进来,你去问下病史吧。”我说:“我没有问过,不是很会问。”我原以为又没有下文了,正沮丧为什么自己这么没用,为什么不勇敢一点,然后郑老师还是很自然地说:“小朱,你去问下病人的病史,小冯你在旁边看一下,下一个你问。”我带着有点激动的心情在小朱姐姐身边,站得笔直啊,绝对的洗耳恭听,然后依样画葫芦地问了第二个病人,然后拿着我做的记录忐忑不安地给郑老师检查,郑老师拿着笔在我的记录上详细地指出漏掉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哪里应该重点问,哪些东西一定要记得。那张纸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作业本。我又重新按要求问了一遍,再接下来我就有医生范儿了,越问越自信,也记得越清楚。当然还是有忘记的,不过进步显而易见,我很满意。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在我身上是真理啊,我很清楚自己,开头过了自己这关,后面的我还是个勤劳踏实的好同学的。开会诊单我也是错了4次,重写了4张,给老师修改了4次才拿得出手的,不过仅限于第一次。我其实很在意我会给人添麻烦,拖后腿,所以很多时候我需要人在开头给我一个肯定的暗示,大多数时候我是能靠自己过这关的,但是在医院气氛太肃杀,我始终自己纠结不过自己。在这个科室我的奇经八脉打通了一半,以后很多事情敢自己承担做了,因为我知道我错了会有人告诉我,会有人帮助我,这就是我要的缘分,这不就是师生的感觉么?
————————————————————我是华丽的分界线———————————————————
再说关于导师的事情。
确切地说,我不确定我导师是不是王老师(一位名中医),因为之前我战胜自己的胆怯冲到他的办公室向他表达了我想成为他的学生的意愿,然后把我勤勤恳恳手写到两点的自我介绍塞给他,他告诉我想互相了解一年,一年后再说。之后就只有互发了几条短信的交情了。
上上个星期六,他突然打电话我,让我去他家一趟。去了他家,我更加坚定地认定这个人将是我一生的老师,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老师,满目书香,文房四宝,更可贵的是对中医的执爱。我也下定决心尽好自己本分,做一个不让老师丢脸的学生。他将他当年的跟师笔记给我,让我帮他在电脑上打出来。我涨涌起的激动此起彼伏啊,我真正感受到他是把我当成自己的学生了,这跟是不是我导师没关系。
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我按自己计划每天打着文稿,直到上星期六,老师突然发Email,问我打了多少,并告诉我学姐已经打完稿子了,我当时愣了,70篇稿子,我计划一个月打完,学姐一个礼拜将另一本打完了?老师会不会觉得我在偷懒?老师会不会急着要?顿时我有点慌乱。稿子我是老老实实每天都有打的,但是因为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院刊主编,有了自觉校对的觉悟,每个字、每个标点我都尽力追求真实,特别是里面很多引经据典的条文,我都会去翻书对照,或者在网上核对一遍,再加上老师的笔迹有点草,有些时候我要推敲好久,根据全文,根据笔画来揣测老师的原意。我每天打两篇差不多就饱和了。正在我揣摩圣意时,老师又突然发短信我问我为什么不回复他的Email,我查看邮件,他指的是我为什么没有回复他之前回复我我的一封邮件,我又愣住了,我一直觉得邮件不停地互相回复是一件很无聊的事,特别是邮件里没有需要回答的事情。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老师又发短信说我之前发给他的邮件没有格式,没有署名是一件很没有礼貌的行为。一连串的事情像走火的鞭炮轰得我猝不及防。当时我都要哭了,我怎么就突然间成了没有礼貌的小孩了呢,我发誓我真诚地尊敬他。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要注意这些,从来没有人说这是礼貌的标准。我是真的忘记了我邮箱会自动署名我高一申请时设置的那个酸酸的笔名,也是真的不知道发封Email是这么正式的一件事情,我发短信道了歉,我回Email道了歉,心里就像俄罗斯方块不停堆积堆积要到顶了,甚至能感觉到我的内压在急剧上升都快冒气了。在我道歉后老师再发短信说我道歉信中署名前面没有加上“学生”两个字,我再一次愣住了。为什么规矩这么多,我这样想着,心里泛起一阵委屈,虽然我觉得好像这件事里的确我不对,但是我控制不住心里的憋屈,想哭,但是找不到地方哭,自己哭给自己看好像也太可怜了点,于是憋着,憋出内伤了,后来我决定打个电话老师,向他以次面对面的方式用真实的语言交流。我发短信老师问他有没有时间,我想给他打电话。晚上他打过来了。电话里他开头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清醒了“只有老师才会教育你,等你离开老师出去做事了,做错了别人只会指责你,而不是教育你,原谅你!一个人最基本就是要知书达理,否则书读得再好也没用。”对啊,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啊,我做错了,就像开错了化验单,写错了会诊单一样,是很平常的事情,有人指出来,告诉你该怎样注意,我的确不知道礼貌还有如此讲究,这个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其实我也不是完全认同),但是从老师的角度,他是的的确确把我当成学生在看待,在教育了,这是好事啊,尊重老师,也应该尊重他的习惯,他的价值观。然后老师表示打文稿的事情要抓紧时间打,但是不能影响实习和生活,他还告诉我在临床实习时也要尊重别人,不管是对医生还是护士,病人还是家属,都要热情有礼貌(老师真的很看重礼貌啊。。。)这样别人才肯有什么事愿意帮你,教你。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心里就气机舒畅了,我都自嘲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其实被人当做学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啊!这个也是缘分,我认同了他,他也尽责来教育我,其实是件好事,不是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好的老师,不仅如此,还能给学生一种来自心底的感觉,是尊重,或是以鼓励方式表达,或是以教育方式表达,总之,让学生由衷地感到自己是学生,是老师的学生。
能做到这种的,三人行中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