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无上的大昭寺
(2024-07-29 23:05:25)
到西藏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导游带我就来到了大昭寺门前排队,进大昭寺观览,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美国来的父子,他们到中国来也是为了拜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大昭寺前简直称得上人山人海,大门前的小广场上,无数虔诚的信徒正在以自己的身体顶礼膜拜,嘴里喃喃念着:“唵嘛呢叭咪吽”,据说这六字真言代表了度脱6道众生,破除6种烦恼,修6般芳行,获得6种佛身,生出6种智慧。在藏民心中,能在佛前祈祷,亲手献上自己的哈达,为长明灯添上自家的酥油,捐钱给佛祖镀金身,这一生就功德圆满了。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东西亘古不变,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除了信徒,更多的是我们这些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参观大昭寺的游客。站在大昭寺的正门外,扑面而来的是燃烧着的浓浓的酥油的香味,两个大大的香炉里烟雾缭绕,那浓浓的桑烟悠悠直上,天空一片灰白,好多藏民背着香袋,不时地向香炉里洒着桑叶、松枝,寺院的广场上挂满了洁白的哈达与五颜六色的印有经文的经幡,这成为了这里独一的景观。
我们终于进到大昭寺里了,导游带着我们进入大殿,据说这里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于641年带进藏的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如意宝塑像,因他是由佛祖亲自主持开光加持的,因此无比的珍贵。所有的朝圣者无不以今生能够亲见、膜拜为最大的福报和解脱,这里是朝圣者最终的向往。我们环绕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转了一圈,佛殿里挤得水泄不通。人挨人,人挤人,遇到廊道里面有佛堂,我们还得拐进去行个礼,因为导游讲,平日人们到寺庙烧香拜佛,要还愿,而这不需要还愿。我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藏民几乎都在触摸--用手抚摩这里的一切,只要是手能够触摸到的地方,你看那殿内的方形柱子,如今已变成了圆形的,没了原来的棱角,变得光滑并挂着厚厚的油腻,黑亮亮的;用头膜拜每一尊佛像,那种虔诚至极的心灵对佛无限的敬仰,他们以今生作注,赐求来生,祈盼着佛力的加持;用身体去触摸,他们去亲近那充满慈悲的净土,这样与心目中通灵万物的神佛更加的接近。在上二楼的楼梯口,有一个圆形的石柱,中间有孔,藏民们都在听着什么,我也好奇地把耳朵贴上去,听到了轰轰的声音,身旁的藏民告诉我,那是“卧塘错”泉眼的依然奔涌的声音。啊,这大昭寺果真是建在湖面上,它是从一千只小山羊的脊背上筑起的啊。我感叹着它的神奇。大昭寺的壁画描绘了大昭寺建寺的整个过程,当年文成公主为了降妖伏魔,让山羊搬石头填平了湖泊,建立了今天的举世闻名的大昭寺。
二楼的两个小殿,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看到这里你真的会发现,大昭寺的人情味不仅仅来自那熙来攘往的朝圣者的虔诚,还在于它的每一处几乎都显示了文成公主的伟绩,和她与松赞干布的深情及藏汉一家亲的浓意。
当我们转遍了大昭寺所有的佛龛与神像,走出来后首先看到的就是沿着八廓街转经的人流。他们心无旁骛地或摇着转经筒或手持长长的念珠、三步一叩,五步一个大礼拜,不知疲倦地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其中不乏脸上的皱纹如老树皮一样纵横交错的阿伯、阿婆们,尽管岁月给他们留下的一切不是尽如他们的意愿,但是他们内心确是透着一股坚毅、倔强和安详。
拉萨大昭寺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融合了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特点。这里有壮丽的金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以及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虔诚的信仰和宁静的氛围。大昭寺内部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传统文化。
如果说布达拉宫是一种神圣的能够震撼人心的美,
那么大昭寺就是一种宁静安详的能够陶冶人心灵的美, 就像一股清流慢慢的在你心上流淌 一点一滴将你的杂念洗涤的一干二“净
,古老的寺庙,虔诚的信仰和现代的我们就这样在这大金顶上碰撞着,融合了……静静地看着、感受着这一切,仿佛时空交错,不得不再次被这雪域高原上的信仰所震撼,对应着那句——“这里住着人,也住着神;人离不开神,神也离不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