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黎村之美留在画板上
标签:
海南艺术油画符力诗歌 |
分类: 闲谈杂记 |
俄国画家请黎族老媼喝啤酒
让黎村之美留在画板上
——2013中国(海南)欧亚艺术家东方俄查村写生侧记
文︱符力
当前,中国乡村日趋城镇化,一座又一座极具特色的村落相继消失在风尘里,令人瞩目,也使人心生忧思。2013年4月29日下午,海口天气炎热,雷阵雨下在西线高速公路上。在结束了2013中国(海南)欧亚国际名家油画学术交流展及其艺术对话之后,由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欧亚艺术家采风团,一行三十多余人,从海口乘车前往东方开展采风写生活动,以期开阔艺术家的视野,为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之互相了解和影响创造机会,同时,也期待世界通过艺术之窗发现并关心当代海南乡村的嬗变。
画家应亲近自然,从写生中获得艺术的提升
船形茅草屋,是海南黎族人民的传统建筑。前两年,东方市江边乡白查、俄查、那文村民先后搬出船形屋,住进砖瓦房,原先的黎村逐渐变得空无人烟了。因无人居住而失去照管的茅草房,更加经不起虫鼠侵袭和风雨摧折。如今,白查村已经破败不堪,俄查村的房屋虽很集中,且有一定规模,却也处在不可避免的衰落与荒寂里。
4月30日早上七点半,天光晴和,采风团从东方新港驱车前往俄贤岭下的俄查村,开始采风写生。中新社、海南日报、东方市电视台、《新海岸》杂志等媒体,随之展开各自的摄像及访谈。
俄罗斯现实派杰出代表德米特里·列文,青年画家维克多利亚·列维娜,皆受到海南的热带风光所吸引,对未曾见过的植被和有陌生感的少数民族居住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跟同行的中国画家们一样,不顾日头强大,很快地在村子里找好位置,支起画架,用画笔、画刀或板刷,把调配好的油料抹到画布上。俗话所说的“慢工出细活”,生动地体现在艺术家们的绘画过程中。从俄罗斯来的画家们画得更慢,或者说画得更从容不迫。
曾多次到东方黎村写生的海南著名画家谢耀庭,认为艺术之路无捷径可走,艺术敏感和传达手法都需要切切实实地去培养,去激发。黎族民居和周边的环境非常难得,建议画家多亲近自然,从写生中获得艺术与人生的提升,而不要急躁,不要试图一夜成名,一步登天。
我画下了阳光和烂漫,而不是一座废弃的村庄
与海南青年画家王锐前几年以黎族风情为题材所画的红色系列画作非常不同,俄国画家德米特里·列文用素雅的笔调展示他眼里和内心的以船形屋为主体的黎村景象,体现了他对俄查村民生活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及其思想感情,也呈现了他一贯的富有文艺气息的画风。青年画家维克多利亚·列维娜回避了船形屋之间那逼仄的现实感,以及渐到中午时那毒烈的太阳强光和闷热的空气,画出了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疏朗的艺术空间,让人感到梦幻般的童话之美,吻合了她的艺术美学追求。
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王勇和李艾洁初次来琼,感叹南北景物差异殊大,色彩不同且张力充足,在油画颜色的搭配上经历了一次考验。面对烈日下的残破的船形屋,李艾洁说:我画下了阳光和烂漫,而不是一座废弃的村庄,更不是这座村庄的衰亡之气。因为,这是海南乃至中国大地上现存的、宝贵的人文资源之一,我对它们有疼惜之情,不希望它们速朽乃至消亡;相反,我希望这不可重来的资源能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希望这不可多得的事物能长久一些地闪着它们自身的光彩。
失去人文历史的发展,是没有根基的
在采访中,东方市电视台向艺术家们提得最多的,是对江边乡船形屋的保护和利用有何建议?对此,在东方生活了近18年的青年画家王锐,感恩于这片土地的滋养,深为白查、俄查村的空荡、没有人气而担忧,认为有关单位投入的保护还不够,应尽量保全少数民族居住环境的原有面貌与气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现场。
德米特里·列文也认为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及其人文历史资源不同于城市,稀有罕见,弥足珍贵,全世界都应该保护好人类生活的原形,让后人知道前人是怎样生存与发展的。未来以过去为前提,未来的发展,如果失却过去的人文历史的依托,那是没有根基的,其可靠性,是可疑的。
老画家谢耀庭说,文化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对人有很深的影响。船形屋是文化,也是历史,这样的文化历史丢掉了,或者被漠视甚至被破坏了,那都是一种犯罪。然而,茅草和木头做的房屋保护起来实属不易,一年半载不见,船形屋已衰败至此!我老了,来去不容易,只好在它们消失之前画一画,让黎村之美留在画板上。
2013-5-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