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谈之N:探访一条河的源头(断章)
(2012-06-11 09:11:56)
标签:
符力文艺评论诗歌文化 |
文艺随谈之N:探访一条河的源头(断章)
每一片银杏树的细叶都是嫩绿色的,而从春天逐渐长到秋季,满树叶子就全都变成金黄色了。当那些金黄色变得浑浊和杂乱,那就意味着银杏的叶子只能离开枝头,零落在寒冷的风中了。人们都认为那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我发现,那是一种宿命。河流、银杏是人类眼中的不同的事物,却一样受着这种宿命的“先定”——当我们探访了每一条河的源头,就会发现这个事实:河道是细小的,河水是清澈的,整个源头沉潜在“幽静”的境界之中。当我们沿着河流的出发点,在河岸上越走越远,便发现了另一个事实:离源头越远,河水越浑浊;过了入海口,面对茫茫大海,看似河流有无数条道路可走,而每一条道路,都交汇、裹挟在“迷茫”的暴力之中,以致无力抽身特立独行。这就是河流的宿命。
艺术家也有类似的宿命左右着他们的前行(在最近的三十几年里,“急躁”和“茫然”,越来越明显地成了国人的一种病态。美术领域的艺术创作和批评也不能幸免:“现在大家都知道‘当代艺术’出现了很大的困境和问题,应该怎么办?”)——当一个有追求的艺术家发现了这样的秘密,他就会离开他正在创作的“公寓楼”或“城堡”,出门远足,去探访一条河的源头。他知道,源头会震撼他的心灵,赋予他启迪和神谕,让他重新思量“根本”,找回清晰、纯正的艺术观念,为未来的艺术道路找到可靠的标志,信心十足地行进,而不至于“遂迷不复得路”。
从某个意义上说,这样的经历,实质上就是老子所谓的“道法自然”的过程。
符力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