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曾德英想通过“小鸟”说出什么
海南诗人曾德英,性格随和,落落大方。他的视野广泛,诗歌题材丰富;他的很多诗歌,语言简约、朴素,诗意清朗而优美。在诗集《人生如歌》当中,我注意到曾德英的几首短诗写到了燕子、鸽子和其他的没有名字的“小鸟”,比如《这个秋天》、《晨晖》、《初秋某公园印象》、《鸟》和《小村晨曲》等等。诗人曾德英想通过“小鸟”说出什么?于是,我试着在他的诗集中寻找答案。
首先,我读到他的《这个秋天》:“这个秋天/燕子北飞的时候/一位南方诗人/正准备给远方友人/捎点什么/雁儿已陆续南飞/她们会选择一块家园/筑巢繁衍生息/鸣鸣之中/温暖了整个南方”。“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天气冷了,她们就会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越冬。当寒冷的季节来临,候鸟关心到了自己,而“南方诗人”却关心到了“远方友人”,并想着给正在经受寒冷考验的人们“捎点什么”。诗歌的后部分,由实转虚,收到了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她们会选择一块家园/筑巢繁衍生息/鸣鸣之中/温暖了整个南方”。很显然,在《这个秋天》中,诗人通过“燕子”和“大雁”说出了一个诗人对世界的关爱,这样的美好情怀和细腻心思,无法不叫人备感温暖与动容。
接着,我又读了《初秋某公园印象》:“美丽的公园/一位贵少妇/一只哈巴狗/一位扎小辫子的/小女孩/一只自由翔飞的鸽子”。这首短诗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将一组清晰、简约、层次分明的镜头呈现出来。语言上,是写实,是白描。最后一句,镜头中的景象由近而远,“一只自由翔飞的鸽子”使整首诗歌的境界灵动、开阔了起来。《初秋某公园印象》既是对祥和、优雅的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和平、自由的公共秩序的渴望和期待。
在立意上和《初秋某公园印象》比较接近的一首是《小村晨曲》:“三只小鸟/嬉笑着飞到/村口刚抽芽的树上//它们看着/慢慢开出村口的/一辆牛车/两辆拖拉机//一头小牛慢悠悠/踱向村边啃草/它们又飞到牛背上”。这首短诗的角度和结构都很好,诗歌所传达的也是对宁静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可以用来诗意栖居的人类美好家园的憧憬。语言鲜活,充满乡村自然气息。
最后,我慢慢朗诵曾德英的《鸟》:“一只鸟/一只孤伶伶的鸟/嘶叫几声/停在一棵高树上//山野静寂/几位行人/谈笑着走过/它警惕地注视着/大地的动静”。应该肯定,曾德英是一位内心敏感、充满温情的诗人,他有着一颗宽广的怜悯之心。对于这首短诗《鸟》,我想引用吴思敬教授的评语,他说得很好:“这里用山野的静寂凸显鸟儿停在高树上的孤独,用几位行人谈笑着走过反衬鸟儿鸣叫的凄清。这正是前人文论上常说的‘背面敷粉’,其耐人寻味之处在于简单的画面中传达了一种亘古常存的诗人的寂寞之感”。诗人写鸟,也是写人。鸟的孤独映衬人的孤独。诗人对“一只孤伶伶的鸟”的关照和怜悯,就是对宇宙人生的关照和怜悯。其中,足以看见诗人的美好情感,看见曾德英诗歌中最动人的部分。
曾德英不是关起门来鼓捣自己的杰作那一类所谓的“诗人”,他完全听命于自然界和生活经验的力量,听命于生命本身的律动。诗歌来自生活。这样的说法,可以从他的诗集《人生如歌》当中找到切实的例证。读过曾德英诗集《人生如歌》的朋友,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对诗歌虔诚而纯净的心境。这样的心境,是任何一个优秀诗人都应该拥有的。
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和平、自由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是诗人应该具有的品质。这样的品质,诗人曾德英身上并不缺少。如果海南人都具有这样的品质,那么,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海南岛上居住的,全都是漂亮的诗人。
2008.11.0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