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雷抒雁《关于文学未来的思考》后想说的
(2008-11-01 18:29:59)
★ 读雷抒雁《关于文学未来的思考》后想说的
前辈诗人雷抒雁通过文章《关于文学未来的思考》,说出了自己对“文学未来”的看法,也流露出一个文学长辈,对自己的国家的文学(特别是诗歌)走向更加尴尬的境地的担心。与很多“评论家”的言论不同,他说的是人话,我看得明白。
读者之所以阅读,是因为读者内心有所“需求”。金庸的武侠小说,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在不同方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他们的书,注定要风靡世界。中国古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把人话说到人心里去,因此,只要中国有人,这样的诗歌,就会被口口相传下去。
反之,如果作者自言自语专说鬼话,不关心自己和读者的“精神需求”;或者作者的表达方式构成读者理解作品的严重障碍,那么,这样的作品,只能被读者打入冷宫。因此,当前普遍存在“写诗的,依旧在写;不读的,依旧不读;出版社不出版,诗人花钱自费出版”的现象,不足为奇。
那种把“作者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误解成“急功近利”、“媚俗”的人,最好重新对“急功近利”和“媚俗”----最重要的是要对“人类”,对“自己”,进行深入思考,之后,再拿起自己的笔和纸,不要坐在电脑面前就妄图写出惊天地泣鬼神令读者爱不释手的杰作,不要硬着头皮重复说“我的作品是写给100年后的人看的,你没看见卡夫卡的小说梵高的绘画都是他们死后多年才被看重的吗”。
2008-11-1
雷抒雁:《关于文学未来的思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xw/whxw/81_141380.htm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