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少君和他那一支新奇生猛的“流水”

(2008-10-10 12:55:00)
标签:

李少君

诗歌

文化

分类: 评论

   
    ●李少君和他那一支新奇生猛的“流水”(2009.5.11修改)
   
    文/符力
   
   
    李少君身兼诗人和文学评论家的双重身份,他的内心充满温情、诗意和灵性,他善于通过叙述或低语的方式传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内心的感悟,他的不少好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情感和直觉上的敏锐,而没有过多地使自己的诗歌为理智所把持。在2007年春天写下广受好评的诗作《神降临的小站》之后,李少君的诗歌,更加引起中国诗坛的关注。
    他2008春季写的《抒怀》、《四合院》和《暴风雪之夜》等作品都给人留下很深、很好的印象。“一座四合院,浮在秋天的花影里/夜晚,桂花香会沁入熟睡者的梦乡/周围,全是熟悉的亲人/——父母、姐姐、妹妹/都在静静的安睡”,这是诗人“作为一个游子/漂泊在异乡时最大的梦想”,温情滚滚,叫人无法不动容。当我知道《四合院》是李少君在巴黎街头思念国内亲人时写下的短诗之后,更是感怀万千:这是一个孝子、一个好兄弟的发自肺腑的关爱和美好愿望。在亲人身边和在异国他乡品读这首诗,心情必然大不一样。他的《暴风雪之夜》,我个人很喜欢:
   
    那一夜,暴风雪象狼一样在林子里逡巡
    呼啸声到处肆虐
    树木纷纷倒下,无声无息
    像一部默片上演
    我们铺开白餐巾,正襟危坐
    在厨房里不慌不忙地吃晚餐
    而神在空中窥视
   
    只有孩子,跑到窗户边去谛听
   
    当一个人的内心修为,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那是多么让人艳羡或敬仰啊。《暴风雪之夜》里所呈现的是一个诗人的从容、豁达和果敢的精神气质,其形象,英气勃发,光彩照人。可以说,他是“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南山吟》)的非凡之人,也是一个“君临这片海湾”(《夜晚,一个人的海湾》)的王者。
    诗如其人。通过品读李少君的诗歌,我认识了一个胸怀如海、气度似山的充满爱之温暖的中国文人,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李少君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抒情、浪漫气质,他的语言,文雅、优美,不乏平和之气。在新浪博客里,他坦白自己喜欢美国诗人罗伯特•潘•沃伦的《世事沧桑话鸣鸟》。这一点,我相信。
    我一度认为,李少君的精神品格基本上已经在他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和内在气质上烙下“端庄清雅”的印记,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飘移和更改了。然而,当我读到他在新浪博客上发布的诗歌《流水》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的呆板和眼力之迟钝。《流水》,是一首注定会引发争议的生猛另类之作:
   
    每次,她让我摸摸乳房就走了
    我在我手上散发的她的体香中
    迷离恍惚,并且回味荡漾
   
    《流水》的起句,就是这样把人惊得目瞪口呆。在这之前,我不清楚国外有没有人这样下笔的?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里,国内再“下半身”的诗人中,似乎的确没有如此“大胆”地将读者刺激得火烧火燎的。
    简捷、利落的诗句将“流水”的魅力,形象而传神地放射在读者面前,从而强烈地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和追问:这里的“乳房”就是“流水”那随风起伏的水波吧?这里的“体香”就是“流水”的迷人气息吧?光是这两点的联想,就已经叫人强烈地感觉到一种桃色的美,直叫人心襟飘荡,想入非非。
    “乳房”和“体香”,是无限美妙的事物,这里用来指代“流水”所具有的品质,洋溢着无边的魅惑力,刺激着读者对这支“流水”的本相,充满辨认和揭示的冲动。这三句诗具有强大的表现力,那透入骨髓的敏感与细腻,叫人黯然销魂。
    酒吧、包厢、唱歌、跳艳舞、手机和地铁等等信息符号,带有鲜活的都市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代非常宽松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常常会从暧昧的灯光中闪进灯红酒绿的场所,比如:的厅、宾馆和夜总会等等,以寻求感官刺激、满足那逐渐膨胀的欲望。在那样的环境下,坐怀不乱之人是没有的了,那里多的是出轨偷腥的男人,红杏出墙的女子,以及晚节难保的剩男剩女等等,不一而足。
    这是一个滥情腐败、低俗无耻的世界。要是有人真的做到了“出污泥而不染”,那可真是一个身披万丈蓝光的异端另类了。李少君像写实主义摄影师一样通过电影镜头,敏锐地向读者展现了这支“流水”的不可思议之处:
   
    我们很长时间才见一次面
    一见面她就使劲掐我
    让我对生活还保持着感觉
    知道还有痛,还有伤心
    她带我去酒吧,在包厢里
    我唱歌,她跳艳舞
    然后用手机拍下艳照再删除
    我们最强烈的一次发作是去深山中
    远离尘世,隔绝人间
    我们差点想留下来不走了
    可是她不肯跟我做爱
    只让我看她的赤身裸体,百媚千娇
    她让我摸摸她的乳房就抽身而去
    随后她会发来大量短信:
    “亲爱的,开心点,我喜欢你笑”
    “这次心情不好,下次好好补偿你”
    “我会想你的,再见!”
   
    自然准确、生动而丰满的叙述,体现了诗人厚实的语言功力。“我”,是一个试图把“她”拉下水的市井多情郎形象,是一种摧毁坚守者的精神防线的破坏力量。诗人通过“我”的冲击行为,从侧面体现“流水”在污浊的环境下的清醒坚守和相对的自重自爱。这样的“流水”,明显区别于那种浅薄甚至污浊不堪的普通流水。这一支“流水”具有青春张扬而又若即若离的特殊气质,她那特有的光芒洒进读者的眼里和心中,使之“目眩神迷”,使诗人“承认我一直没琢磨透她/她孤身一人在外,却又守身如玉/这让我为她担心,甚至因此得了轻度抑郁症”----这发自内心的表白,更进一层地体现了“流水”那令人神魂颠倒的魅力。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个人的(坚守或者反抗)力量是薄弱的;对于莽原大地来说,一支流水的力量也是不足以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高山耸立,峡谷开裂,流水只能改道而行,甚至被永远地截流堵死,以致变成一潭死水。总之,一支流水终将被另外的巨大力量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命运。正如西方贤哲所说的:“人类难以接受太多的真实”。要不,人类必将陷入某种失落甚至悲伤之中。毕竟,人心是肉长的,人的主观意志不是铁打的,它只能承受有限的刺激。诗人对“流水”迷恋以及对“流水”的存在状况的洞察,恰恰给自己平添了不尽的忧伤。在《流水》的结尾,诗人的惋惜之情和关怀之意溢于言表:
   
    而她仍笑靥如花,直到有一天
    她乘地铁出门,将自己沉入水底
    随流水远去,让我再也找她不到
   
    终于!“流水”“随流水远去”。这是多么令人无奈而又难过的事情。这样的一支“流水”,这样的一个“她”,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古代少数的个性突出、才情无伦的青楼女人,她只卖艺而不卖色。但,又不全像……这“流水”与众不同,叫人难以忘怀。而她的命运没能完全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她终究是一支柔弱的“流水”,难免叫人“为她担心,甚至因此得了轻度抑郁症”。
    《流水》以叙事的方式将鲜活的时代生活情节植入诗意空间,使作品增加小说味道,并跟“流水”形成互文、对照关系,从而收到了亦幻亦真、弹性非凡、空间延展迷离的艺术表现效果。语言虚实相生,诗意相关,隐喻生花。情味丰富而绵长。“然后用手机拍下艳照再删除”,这样的诗句,耐人品咂。
    总的看来,《流水》里奔流着诗人那敏锐的透视和深刻的遗憾,传送着诗人对新的精神秩序的构建的呼唤。一言以蔽之,《流水》是一首构思新奇、语言肆意、想像力惊人的,流淌着人文关怀的作品,时代印记新鲜,不可多见。
    从《神降临的小站》读到《抒怀》、《四合院》和《暴风雪之夜》,再读到《流水》,我才发现李少君那“端庄清雅”的河流里奔腾着语言的肆意和诗意的狂野,这加深了我的坚信:李少君的诗歌创造才情是不可估量的。
    李少君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有点奇特的人,他目光锐利,思想活跃、有灵性,想像力非常丰富。更重要的是他“敢写”。是的,“敢写”才是非凡之作诞生的前提。但愿他为中国诗坛带来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甚至震惊不已的作品。
   
   
    草于2008-10-10深夜。修改于2009-5-11
   
   
    附:
    《流水》
    诗/李少君
   
    每次,她让我摸摸乳房就走了
    我在我手上散发的她的体香中
    迷离恍惚,并且回味荡漾
    我们很长时间才见一次面
    一见面她就使劲掐我
    让我对生活还保持着感觉
    知道还有痛,还有伤心
    她带我去酒吧,在包厢里
    我唱歌,她跳艳舞
    然后用手机拍下艳照再删除
    我们最强烈的一次发作是去深山中
    远离尘世,隔绝人间
    我们差点想留下来不走了
    可是她不肯跟我做爱
    只让我看她的赤身裸体,百媚千娇
    她让我摸摸她的乳房就抽身而去
    随后她会发来大量短信:
    “亲爱的,开心点,我喜欢你笑”
    “这次心情不好,下次好好补偿你”
    “我会想你的,再见!”
    我承认我一直没琢磨透她
    她孤身一人在外,却又守身如玉
    这让我为她担心,甚至因此得了轻度抑郁症
    而她仍笑靥如花,直到有一天
    她乘地铁出门,将自己沉入水底
    随流水远去,让我再也找她不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