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桐谈教育
(2021-05-24 09:51:24)
教育,既是一个民族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人类的重中之重。其重,重于函牛之鼎。扛着教育在行走的人,必是一些特别地有心力的人。心力不逮,必然走得摇摇晃晃。
唤醒,可谓教育的头等使命。因为,也只有当受教者的沉睡的意识被彻底地唤醒了之后,受教者的整个的生命才会进入蓬蓬勃勃、生机盎然的局面,进而用一流的热情去拥抱一切,安排一切,推动一切,并且,始终“看见”。所“看见”的,自然是万事万物的秘密交织和秘密贯穿。这时候,受教者本人,自然也便完成了生命的大觉醒了。
当受教者已经从沉睡或昏睡状态中醒来了之后,按下来,施教者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便是:激活。具体地说,便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激活受教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每一根骨头、每一滴血液和每一种感知,因此而让受教者自始至终都怀着饱满的热忱。饱满的热忱有了,生命之火,就会奇异地燃烧,因此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刷新,不断地去刷新,因此而刷新受教者的整个的感知系统,因此而调动受教者的所有的情绪,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刷新的工具,只有一样,那就是:善知识。也只有善知识,才能使受教者在不断地向善的同时,既向真,也向美。这时候,受教者的心中,便会始终有日月,并且是崭新的日月。
接下来,我要说的,自然是呵护。呵护受教者的尊严,受教者才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尊严。一般来说,活得有尊严的受教者,必是带光行走的受教者。也只有这样的受教者,才是真正有担当的受教者。其担当,犹如山的担当,这是毫无疑问的。要知道,尊严和担当,究竟有多么重要。
受教者的境界的提升,任何时候都是离不开这四样的:唤醒、激活、刷新和呵护。这四样,如果切切实实地去落实了,那么,受教者的境界,也就必然会脚踩楼梯一般,步步升高,不断上升。
这就要求,施教者必须要有功力。知识的功力、思想的功力和精神的功力,都要有。功力,是引人向上的先决条件,当然也是重要条件。施教者的功力,自然是来自施教者的知识结构、思想结构和精神结构,即非凡的甚至是杰出的内功。如此,方可将“传道”、“受业”和“解惑”这三者并举,并且举得越来越稳,越来越高。
受教者和施教者的内在系统,必须是相互兼容的。否则的话,彼此的信息,也就没法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