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晓,才会有得。生命哲学的涵盖也好,存在哲学的涵盖也好,情况哲学的涵盖也好,从来都是这样的。于是,在一种隐秘的力量的推动之下,我的关于“晓得”的探求,说出发,就出发了。这是一次壮丽的拉也拉不回去的出发,毫无疑问。
时值阳春,哦,阳春。宋代词人、书画家杨无咎的《阳春》,也便隐约传来:“蕙风轻,莺语巧,应喜乍离幽谷。飞过北窗前,递晴晓,丽日明透翠帏縠……”
丝绸一样的春风,正一阵一阵地拂过。拂过之后,便见拂晓。这样的拂晓,正扛着黎明,以绰约之姿,以婀娜之态,赶往膏腴之壤。并且,在膏腴之壤,植下越来越多的新鲜的光芒。是不愁没有李子的,是不愁没有佳酿的,是不愁没有晓色的,情况,肯定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于是,我也便进一步地晓得了:晓得,原来,是一个秘咒。念它,便会听见春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是的,我很自然地就会把“晓得”的秘咒和小提琴的诉说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时候,每一根琴弦,就都变成了一条条锃亮的道路。遐想,在上面,慢慢地走着……走着,走着,也便走出了越来越多的奇妙的旋律。很显然,那是一些优雅的旋律,温暖的旋律。正如那把小提琴的主人,总能让我感受到数不胜数的优雅和温暖一样。哦,是的,晓得,才是最最优雅最最温暖的。
下一站,就是夏天了。在夏天的那个如火如荼的站台上,到处都堆满了热气腾腾的诗,这是肯定的。所有的诗意,都是围绕着“晓得”而顺理成章地展开的,这是肯定的。所展开的,都是云蒸霞蔚的,这是肯定的。
顺延,自然是秋冬。晓得了春夏,自然也便晓得了秋冬,这是肯定的。至此,才会进一步地去懂得:晓得和晓畅,是那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若是细看,其中的晓色,自是可以直接地拿去补天的。天空,有了漏洞,才会漏雨。那时候,从空中漏下的,自然也便只有佳音了。即使漏雨,漏下的,也肯定是喜雨。
《列子》曰:“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你看,就连被尊为“冲虚真人”的东周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列子,不也是早有晓悟的么。这样说着,便闻:晓得,已是一部光辉的“晓喻经”了。诵经,便是接下来的大事儿和要事儿了。
经曰:晓中有日头,有帝尧;得中有双人,有旦日,有方寸。是谓晓得方为佳,佳境自幽深,可谓一晓万得,得之不尽。晓得,直通万般着落处……诵之,便觉:天地始变,万物并秀,姹紫嫣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