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部手机,便吸住了我的眼睛,抓住了我的目光。紧接着,我的心,就也扑了过去。只见,那部醒目的手机,红黑相间,顿然,我便想起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红与黑》是一部长篇小说,然而,我眼前的这部手机却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
于是,我的目光,便牢牢地焊在了这部手机的上面:老式的,简朴的,小巧的,可爱的,而且,还带着一根一拃长的天线……它,在手机的十分庞大的家族里,看似非常地普通,却又很不普通。
它猛然闯入我的视野的时候,正握在我的弟子刘嘉琪的手中,刘嘉琪正站在教室的窗口那儿通过它和她的妈妈温软地通着话,报着这次行程的平安。
手机是工具,而不是玩具,这是我一再地强调的。我的这个融入了太多的良苦用心的强调,很显然,是已经烙在了刘嘉琪的心上的。因此,当刘嘉琪的手机在正式成为刘嘉琪的手机之前,还在默默地寻找着它的主人的时候,刘嘉琪便按着冥冥中的一种指示,悄悄地走近了它,就像走近了一个早就已经预订好了的梦幻一样。
三年前的一个周末,一向很乖顺的刘嘉琪陪她的妈妈去充话费,在充话费的那个地方,刘嘉琪的妈妈无意中瞥见了这部手机,便问站在她身旁的刘嘉琪:“宝贝,你长大了,给你买部手机吧——你看,这部手机,你喜欢吗?”刘嘉琪顺着她的妈妈的手指的指引,往柜台里瞅了一眼,便喜笑颜开:“嗯,我,挺喜欢的呀。”于是,刘嘉琪的妈妈便问了价格,最后,掏出了两百多元钱,痛痛快快地买下了它。从此,它也便结束了它的长久的孤独的等待,正式成了刘嘉琪的生活中的一个忠实的小秘书了。
据我所知,刘嘉琪的家庭是非常地富裕的,是完全地可以买下一部比这部看上去有了些年纪的“老人机”要年轻、要美丽、要时尚、要功能多的智能手机的,可是,最终,之所以瞄准并选择了它,很显然,是刘嘉琪的妈妈另有思量,刘嘉琪本人也另有思量的。
是的,它不是头脑灵活的智能手机,刘嘉琪却从来没有嫌弃过它。不仅不嫌弃,还特别地喜爱它。因此,它便迅速地融入了刘嘉琪的生活了。当别人在炫耀自己的手机有多么多么地高级的时候,刘嘉琪就在默默地想,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一颗高级心灵之后,才是真正值得骄傲的。当越来越多的人有事没事地就捧着一部手机,就似乎,手机已经越来越紧地粘在了他们的手上,成了他们的身上的一个怪异的器官并且津津乐道甚至无怨无悔的时候,刘嘉琪却依然在安守着她的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式的宁静和德意志民族的经典的专注力,于是,刘嘉琪的生命本身,也便成了一部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上的高级手机了。每天,刘嘉琪都在接收着各种各样的宇宙信息、文化信息和思想信息。刘嘉琪依然保持着她的生命的完好和内在的完善,大概,秘诀,就在这里了。就此,我也便进一步懂得了,刘嘉琪何以看上去很婉丽很沉静的内在原因了。拒绝不了智能手机的诱惑的人,特别是那些一旦离开了智能手机就两眼黯淡、内心苍茫、了无生趣的人,只会越来越丑陋越来越伧俗越来越危险,这,是肯定的,连怀疑也不必去怀疑的。
刘嘉琪的手机是不会突然就露出夺魂恶魔的比狰狞还要狰狞的一面从而让刘嘉琪变成一个失魂落魄、魂不守舍、六神无主的人的,更不会逼迫着她去沦为一个标准的心灵残废和思想侏儒。只因,刘嘉琪的手机是良善的,仁爱的,就和刘嘉琪本人一样良善和仁爱。太多的手机都是乔装打扮、佛口蛇心、居心叵测的,很多人不知,就是了。知了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已经濒临作废了,就是不可挽回的悲剧和惨剧了。
因此,在我看来,刘嘉琪的红黑相间的手机就和司汤达的《红与黑》的内涵一样,都是丰赡的,都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哲理诗。读懂了它,也便读懂了梭罗所提倡的“简单些,再简单些,活出你的信念,你就能转动世界”的真切内涵了。
延伸阅读:
谭延桐《拒绝被手机劫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2vnht.html
谭延桐《和我的巴洛克艺术学校的莘莘学子约法三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2wp6w.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