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种承载,承载了数不胜数的关于天地人的信息。具体地说便是,承载了数不胜数的宇宙信息、自然信息、人文信息、生命信息、心灵信息、思想信息、文化信息、精神信息和能量信息等。当我们的双手虔诚地接过一本又一本好书的同时,自然也接过了许许多多的不可替代的信息。信息里有陶养,有颐养,有补养,有滋养,有营养,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的心灵,永永远远,都是需要各种各样的陶养、颐养、补养、滋养和营养的。不拒绝一本又一本好书的祝福,才会铸就优雅、美好、有品质、有品位的人生。否则的话,无论其他的条件有多好,就也是遗憾的人生。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在他的《黄庭坚文集》一书中曾经这样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清代诗人萧抡谓在他的《读书有所见作》一诗中曾经这样说过,“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的曾国藩在他的《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就可见,好书,确确实实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心灵的营养品。要有心力,就须埋下头来,好好地从书中汲取独特而丰赡的营养。
读书,是养心、养魂、养性、养真、养气、养神、养智、养志、养德、养正、养力、养劲、养勇、养生、养命、养粹等等的重要手段。一个不读书的人,他或她的生命肯定是黯淡的,甚至是可疑的。